第MA04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走近惠女服饰 感受“海上花开”之美

惠安女独特的绿梳子

用来放置衣服的花篮

▲刘乌巧自己设计的惠安女服饰

装饰着花朵的斗笠

刘乌巧母女在一起交流惠安女服饰制作

N海都记者

田米 文/图

在福建有三大特色渔女,其中泉州的惠安女,以独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为深入了解惠安女服饰文化,近日,海都记者来到惠安崇武镇的一处惠女布庄,感受“海上花开”之美。

在这家面积仅65平方米的小店,除了惠女服饰还是惠女服饰。惠安女想要买的各种服饰用品,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购齐,多姿多彩的布料让你挑选个够。

专做惠女服饰

近30年

这家小店的店主刘乌巧,1971年出生于惠安县崇武镇一个传统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深受惠女文化熏陶。她初中毕业后便跟着母亲、姐姐学习惠安女服饰刺绣和制作,对于惠安女服饰可以说是深爱到骨子里了。

“很喜欢这里的衣服,家里的头巾已经有200多块,衣服有100多套,看到水(闽南话:美)的就又想买回家,蓝底的头巾是最爱。”67岁的李阿万阿姨是三霞镇后洋村人,特意坐摩托车到刘乌巧的小店里买块新的头巾。李阿姨笑呵呵地说,她一辈子只穿惠安女服饰。

刘乌巧22岁开始专做惠安女服饰,做了近30年,店里的很多布料是她自己设计的,只要村里的妇女们喜欢什么颜色,她就会印制什么颜色的布料。她会经常收集大家喜欢的色彩,自己设计出绝美的布料和服饰。去年刘乌巧设计了一款福、禄、寿布料,自己设计打样后,拿到印染厂去印制出来,做成惠女服饰后,深受村里人的喜爱。除了福、禄、寿布料,她还设计了五彩花纹、多彩石头等印在布料上。这三款布料是目前店里最受欢迎的。

“从女儿满月的时候开始开店,一直到现在,地址都没变过。”刘乌巧说,“店里的服饰主打惠安女服饰,每一个来到店里的惠安女,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全部手工制作,可以定做也可以现买,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

刘乌巧说,她店里的服饰都是手工缝制和缝纫机踩出来的。她深知惠女服饰有独特的比例,在上衣下摆的制作上强调手缝,要先经过三次初步固定后,再人工细细地缝一道边,这样才能弧线流畅、脚线平整。

惠女12样装扮

缺一不可

在她的影响下,如今32岁的女儿曾茹婷,在工作之余也会跟妈妈学做惠女衣服,把惠女服饰文化传承下来。女儿深知妈妈对惠女服饰的那份感情,从小看着妈妈穿着惠女服饰,研究、裁剪、制作惠女服饰,那个忙碌的身影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心底。曾茹婷现在在镇里上班,接触的文化工作越来越多,经常会组织关于惠安女服饰的各种活动,她和妈妈也渐渐成为惠安女服饰代言人中的一分子。

刘乌巧对记者说,惠安女对服饰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每一个惠安女至少有200~500条的头巾。对美的追求一生都没有停过,一般买头巾一次要买两块一样的,因为怕买不到,早就习惯了戴一个存一个。

传统惠安女的一身服饰装扮由12样打造而成,包括上衣、黑裤头、万利别针(要纯手工制作,增加美感)、绿梳子、黄斗笠、头巾、架子、刺绣腰带、银腰带、水晶拖鞋、小背心、花篮(会放一套或者两套衣服,折成很漂亮的方块),这些缺一不可。

“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喜欢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去试试当地有特色的服饰。”从北京过来的游客夏女士说,体验美丽的惠安女服饰,是她跟朋友来泉州之前就安排的一个项目。通过体验惠女服饰,感觉泉州古老又独特的历史文化。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