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产城人”融合发展 谱写晋江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将继续推进“产城人”融合,打造宜居幸福家园

安海镇溪边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景

梅青社区开展志愿活动中收集的幸福笑脸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连日来,海都记者在“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集中采访活动中,深入一线调研采访了解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将继续推进产城人融合: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把产业作为第一支撑,打造搬不走的产业优势;把城作为第一平台,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泉州环湾发展格局,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市能级和城乡品质双提升;把人作为第一要素,以人为核心,造好产业生态,造优城市环境,提质公共服务,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晋江,为产业发展、城市繁荣注入源头活水。

梧林传统村落 遇见传统村落之美

梧林传统村落位于“福建‘芯’小镇环湾后花园”——晋江市新塘街道。

村道旁,是长满芦苇的小河。往里走,迎面而来的是132栋闽南古大厝,鲜活再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史、闽南华侨的文化史、福建人下南洋的创业史。在这里,你会遇见传统村落之美丽。

新塘街道主任庄晓芳介绍,2017年3月,晋江市对梧林传统村落启动保护性开发,布局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品质住宿4大业态,“去年春节开业迎宾,已成为福建省文旅产业新名片。”

如今的梧林传统村落,先后获评“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原住民”蔡灿艺是其中之一。他在梧林开了一家南洋咖啡铺,每当遇到游客,他都会热情讲解梧林的历史和故事。不仅是梧林人,越来越多的文创年轻人也选择入驻。来自湖北的肖国普在这里开了一家汉字智慧博物馆,致力于展示和传播中华汉字的魅力。

安海镇溪边村 美丽乡村画里来

在晋江安海镇溪边村,成排小别墅在生态公园的环绕下,提前画出共同富裕后美丽乡村的真实模样。

安海镇社会治理办主任、坝头村下村干部林毅介绍,溪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是全国政协常委、宝龙集团主席许健康先生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资1.2亿元,定向于溪边自然村乡村振兴,帮助溪边可持续发展的扶贫项目。

如今,在各级的合力推动下,溪边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拆除63栋旧建筑,规划建成45栋独栋住宅,高层安置小区也已开工。溪边生态公园、能琴公园、书藏楼文化艺术中心等成为网红打卡点。乡村振兴项目实现突破,创新村企合作模式,成立宝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承接宝龙等项目铝合金门窗,让村庄拥有自我造血能力。

得益于当地民间慈善的助力,像溪边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晋江不断涌现。改革开放不仅锻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也造就了民间慈善事业的“晋江样本”。

晋江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龚子猛介绍,成立于2002年的晋江市慈善总会,截至2022年7月31日,已经累计募集善款42.69亿元,累计投入27.96亿元开展解困、助学、助行、安居等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救助困难群众超18万人次。

晋江市三创园 给创业人才一个温馨家园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而让人才得以安心工作、生活都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晋江市三创园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作为晋江创新高地,三创园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目标定位,深化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加快产学研成果的转化,是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是晋江市获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主要科创载体。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福建约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曾福泉就是三创园引进的国家高层次人才之一,今年是他来晋江创业的第六年。

在三创园安顿下来后,他带领团队潜心科研,开发出的产品成功应用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与安踏、盼盼等企业均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

创设特色志愿服务服务群众

“整合党建文化展示、智慧养老、文明实践宣讲、代办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成一个综合服务平台。”12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梅岭街道梅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梅青社区党委书记庄烜炜告诉记者,2019年社区党支部牵头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今的实践站创设了“阅读伴我成长”亲子读书、“希望家园”暑期培训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关爱帮扶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和助残服务阳光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晋江全面构建文明实践矩阵,浇灌好文明之花,建成覆盖全市的“1+7+20+N”的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形成“三级设置、社会布点;市为枢纽、七个平台;镇为中继、村为基础”的整体布局,助力新时代文明建设发展。

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

落地15项国内领先技术

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是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唯一一家坐落于县域的医院,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样板项目,于去年1月30日建成投用,一期开放床位1432张,开设骨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等55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人次110多万,年住院人次4万多。

“医院以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为战略目标,平移上海六院总部的品牌、管理和技术。”该医院党委书记王建波表示,医院现设有骨科张长青劳模名医工作室,运动医学科赵金忠教授、脊柱外科徐建广教授、康复医学科马燕红教授名医工作室,各项高难度业务相继开展,15项国内领先技术已落地,部分填补福建省技术空白。

据悉,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正式运营至今,泉州市域外就诊人数同比增长近2倍,国内境外人员就诊人数同比增长近3倍,为许多患者带来就诊便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