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优化公共服务 打造品质之城

泉州以“晋江经验”为引领,建设“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品质泉州”

▲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成为周边居民好的“打卡点”

▲清华附中晋江学校的落地,为晋江教育事业发展再添一优质案例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文/图

一座品质之城的打造,离不开公共服务的全面优化。以“晋江经验”为引领,泉州深谙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优质、均衡才是品质城市的“幸福密码”。

连日来,海都记者在“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集中采访活动中,深入一线调研采访获知:以人为核心,向着建设“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品质之城奋进,泉州已然有所收获,部分经验逐步示范全国。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泉州将七成五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不遗余力打造“品质泉州”——

城镇化。晋江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石狮扎实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镇化率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区县重点推进“城关扩容提质”建设。

稳就业。泉港打造“1小时灵活就业圈”;石狮建设“狮城零工市场”,助力本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20年来,泉州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88.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6万人,让劳动者安居乐业。

优医疗。20年来,泉州8个县域组建了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

强教育。20年来,泉州累计新增中小学学位54.2万个、幼儿园学位26.5万个。引入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公共服务得到全面优化,“高质量”和“均等化”得到大力发展。20年来,泉州着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群众得实惠、更有感。

站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历史节点,泉州将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再出发,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以“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大力建设活力之都 让市民在家门口“锻炼好”

泉州晋江是一座活力之都、体育之城。

近年来,当地以“打造知名赛事之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抢抓体育产业发展机遇,成效显著。随着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晋江再添一张亮眼的“体育名片”,也让市民在家门口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

可同时容纳15000名观众的体育馆、设置2000个观众席的游泳馆、功能齐全的户外健身器械、有趣的室外亲子乐园……13日上午9时40分,记者来到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采访,看到了高规格建设的场馆设施。

“这是集专业赛事、全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文化综合体,总用地面积353亩,以‘三馆两区一园’为布局,按照承接国际赛事的标准,集约化建设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运动员生活区、全民健身区和戏水乐园。”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运营方单位负责人、晋江珠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易斯告诉记者,整个体育中心2020年正式对外开放,目前篮球、羽毛球、游泳等场馆均对市民开放,还承接青少年集训、游泳中考、省跳水队集训、大型订货会等,全民健身设有健身步道、滑板公园、户外健身器械等,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健身需求,成为周边居民打卡点之一。

“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场馆,为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场馆建设标准高,运动体验感很好。”在晋江国际鞋纺城工作的丁榕鑫说,公司离体育中心不足500米,下班后一有时间,他就会跟朋友一起去打篮球、游泳,通过运动放松身心。

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

近年来,晋江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好书、“上好学”、上名校。清华附中晋江学校的落地,为晋江教育事业发展再添一优质案例。

崭新的教学楼、完善的教学设备、宽敞的体育场地……位于晋江市紫帽镇的清华附中晋江学校是晋江市与清华附中教育合作的重点项目,学校规划用地为430亩,分三期建设,设计为小学、初中、高中48个班,可容纳学生5760人。

13日,记者走进清华附中晋江学校,只见学校建筑风格采用闽南传统建筑燕尾脊弧线造型和传统地产红砖贴面,形成独特的建筑特色,与“清华紫”相映成趣。学校执行校长刘向军介绍,除了有篮球场、游泳馆,学校还将配备规划面积约127亩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此外,该校还将请清华附中的老师开设强基课程以及创新实验班与美术班,让孩子们站在更高起点,逐梦“星辰大海”。

接下来,晋江还将以多种形式引入高端教育,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名校带弱校”工程,策划培育一批名完中、名初中、名小学和示范幼儿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群众有更强的教育获得感。

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群众的获得感“节节高”

“晋江经验”的最终目的是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嘱托,20年来,晋江坚定走好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脱胎换骨、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镇化率提升到69.3%。

培育8所省一级达标校,引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福州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以及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树兰医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高端医疗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医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晋江每年将七成以上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构建并持续完善七大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形成三大本硕高校版图、三大医共体格局、“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在共建共享中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晋江经验”在传承弘扬中历久弥新、影响深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将继续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