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马尾举行甲申海战、甲午海战公祭活动

海战后裔告慰先烈:“福建舰”已下水

公祭活动在马江昭忠祠举行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通讯员 毛淑文 陈晓静 文/图

8月23日,由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员会、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主办,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承办的甲申海战138周年、甲午海战128周年公祭活动在马江昭忠祠举行。青少年代表,人民解放军部队代表,甲申、甲午海战后裔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活动。

“海军越来越强大了,请先辈们安心”

上午9时,马江昭忠祠正门前参加活动的海军代表、海战后裔及社会各界代表肃然伫立。随着司仪宣布活动开始,昭忠祠正门缓缓打开,众人怀着对英烈的无限哀思缓缓步入昭忠祠大殿内,集体默哀一分钟,行三鞠躬礼,齐声诵读《甲申、甲午海战英烈祭文》。

“当大门徐徐打开的时候,我心情非常激动,今年我国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正式下水,我将这一好消息告慰我们的英烈,现在我们的海军越来越强大了,请先辈们安心,各行各业的后辈们也正为中华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今年已63岁的甲申海战后裔代表、“永保”舰管带林文和的第五代孙林永和激动地说。

先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榕博小学四年级学生陈欣然的心里。他说,参加这场活动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祭日设立的重要意义,他将铭记历史,长大后保卫祖国!

西沙海战亲历者 向马江海战纪念馆捐赠史料

公祭仪式后,西沙海战亲历者、福建边防总队原副队长王昌太在追思亭向马江海战纪念馆捐赠105件珍贵的西沙海战史料,包括参战立功证书、西沙海战老照片、参战艇模型、西沙海战烈士事迹材料、当年出版的讲述西沙海战历史的连环画和书籍等。

随后,王昌太为参会者作西沙海战主题讲座。他说,西沙海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战,以小艇打败大舰,以国产装备制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来的海上反侵略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海军史上首次对外战争的完胜,经此一役,西沙四十年再无战端。昔日海战英烈奋勇战斗、壮烈牺牲,彼时中国海军记取耻辱、拼搏海疆,强大的兵力是国家尊严的倚仗,和平稳定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讲座为大家全面、生动地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使听者身临其境,感受战争之残酷,海军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之重要。

□背景资料

马江昭忠祠的特殊地位

据悉,马江昭忠祠在国家祭祀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1885年,为纪念中法马江海战中牺牲的英烈,清光绪帝赐旨建祠致祭,以赞扬福建水师官兵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于次年落成。1920年,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主持重修,并将甲午中日海战死难将士栗主入祀昭忠祠,祠西设为烈士陵园。

昭忠祠成为唯一一处共祀甲申、甲午两役忠烈的祠堂,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为纪念海军人员的忠烈祠式的国家祭祀场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