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福建硬核科技 筑牢防疫屏障

​我省向省内外推介52项抗疫科技成果,助力精准防控

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舱此前已在莆田实际使用(受访者供图)

iCare-便携防护微空调系统(受访者供图)

制备好的检测体系样品和试纸

智能化防病毒隔离门

N海都记者 陈江燕 文/图

像帐篷一样方便携带的核酸采样舱、可以装在防护服上的“空调”、最快30分钟便能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试纸……8月23日,“科技抗疫 助力精准防控——2022年福建省疫情防控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在福州举办。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共征集项目成果52项,涉及生物医药、安全消杀、智慧防疫等疫情防控全领域,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向省内外推介,促进疫情防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可折叠的采样舱 像帐篷一样便捷

可以像帐篷一样折叠起来的核酸采样舱,你见过吗?当天,福州大学与福泰康极生物医学(福建)有限公司带来了联合研发的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舱系列产品。

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舱系列产品的舱体为柔性可折叠设计,可快速部署和收纳,体积小,重量轻,不用时可收回应急物资仓库,不占空间;异地发生灾情时,也可千里驰援,避免各地重复采购造成浪费,兼具安全性、科学性、灵活性、移动性。

产品还采用了专业的医学生物安全设计,配备病菌过滤及消杀措施、医患分隔、缓冲间等,降低采样员职业暴露风险。在挡风遮雨的同时,配备环境温度控制,确保采样员工作条件舒适。

此外,产品的舱体为多功能设计,不仅可用于核酸采样,还可以作为隔离房、发热门诊、自然灾害时的灾民临时安置房、临时户外实验室等,用途广泛。

目前,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舱系列产品已申请相关专利,并实现量产。该系列采样舱此前曾在莆田投入实际使用,并发挥了良好效果。

防护服里“装空调” 为“大白”送清凉

昨日,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带来了一款可装在医用防护服上的“空调”,可为在炎热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大白”送去清凉。

这款“空调”叫作iCare-便携防护微空调系统。“微空调系统可帮助防疫人员在夏天36℃~40℃的高温环境下,过滤外界病菌并在3分钟后输出23℃~28℃的冷空气,将防护服内部维持在人体舒适的温度。”该项目负责人胡亚凡介绍,整套系统具有质量轻、体积小、风量大、制冷效率高等优点,在为穿着者提供防护的同时,又具有透气性,极大地提高防护服的舒适性和体验感,减轻防疫人员的生理负担。

据介绍,产品具备两套供电系统,需要移动时采用锂电池供电,可以随身携带,静止时可以采用家用220V交流电供电并同时给锂电池充电,使用人员可根据场景自由切换。

另外,为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研究院还开发出一款无制冷送风系统,通过电池供电续航可达8~10小时,产品启动后15秒内,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就能充满整个防护服。

病毒快检测试纸 30分钟出结果

“最快只要30分钟,便能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并可在试纸上直接看到检测结果。”当天,福州大学项目团队向大家推介了一个名为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体系的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开发了一种基于核糖开关和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该方法无需依赖贵重仪器,通过制备好的检测体系样品和试纸,便可实现病原微生物的现场快速检测。”福州大学副研究员郭绍彬博士介绍,目前,该项目团队已开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海洋创伤弧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体系,可用于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现场快速检测,满足临床快速诊断、海关检验检疫、养殖行业等检测需求。目前,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保护。

当天,泉州市秒攒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多功能智能化防病毒隔离门等产品。据介绍,在核酸检测、垃圾传递、食品等物品传递时,无接触多功能防病毒隔离门通过专属传递窗的UV紫外线深度消杀后,窗门自动弹开进行传递。消杀过程中,隔离人员和防控人员均无法打开窗门,有效地保障消杀效果。产品可用于无接触采样、无接触测温、无接触健康监测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