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大河报
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河南省汝州抽干中央公园内的云禅湖水,抓捕“水中杀手”鳄雀鳝,逾三千万人“云围观”。看似劳师动众,也实属不得已,鳄雀鳝系外来物种,对生态有极强破坏性,体长最长3米的它,有时还会攻击人类。
据推测,自然水体中发现鳄雀鳝,最大可能来自人为放生。专家表示,对来路不明的外来物种“放生”,可能是对其他本土生物的“杀生”。
那么,这些危险的“海外来客”是如何偷渡入境的?吃,能解决问题吗?我们身边的外来物种有哪些?
公园里出现“怪鱼”
近日,汝州市民反映,在汝州市中央公园云禅湖出现“怪鱼”,体型大、神出鬼没,根据目击者介绍,这条“怪鱼”体长在七八十厘米。开始人们还以为是青鱼或巨鲶,后来专家根据其特征判断,高度疑似高危外来生物鳄雀鳝。
但打捞效果不好,最终决定从7月26日开始,使用水泵等设施将云禅湖的湖水抽干,找出高危外来生物鳄雀鳝,以杜绝这种外来物种的入侵。
据介绍,整个云禅湖有20万到30万立方的湖水,如果赶上下雨,这个湖的湖水还要更多。从7月26日左右决定开始抽水,至8月26日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目前已经基本锁定鳄雀鳝的位置。
据报道,公园湖面非常广,最深的地方能够达到七八米,而最深的这个位置就是这条鱼藏身的位置,也就是在U形管道当中。因光线比较差,还存有淤泥、水草等,这给工作人员的围捕增加了很多难度。
为何花这么大力气,去围捕一条鱼?
据介绍,鳄雀鳝是雀鳝目、雀鳝科、骨雀鳝属动物,是7种雀鳝鱼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最长可达3米。它性情凶猛,是肉食鱼类,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且它全身布满坚硬的鱼鳞,鱼鳞的坚硬程度足以让它躲过许多凶猛食肉动物的威胁,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缺少天敌的它处在食物链顶端。鳄雀鳝不仅在水中称王称霸,在被惹怒、受惊时,它们还会主动攻击人类。
这种原产自北美洲的古老鱼类,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及尼加拉瓜境内的两个湖泊,是典型的外来物种。
据了解,由于鳄雀鳝的强适应性,对于自然生态和养殖户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每条雌性鳄雀鳝一次可以产下15万枚以上的鱼卵。
据报道,近年来,广东、广西、福建、河南、四川、江苏等多省份均有鳄雀鳝的野外分布记录。
由于鳄雀鳝在我国是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中,并没有任何天敌,因此该物种出现在我国将会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中最直接的是水深鱼群总数下降。
这次汝州市发现的鳄雀鳝,根据其体型的大小,一口足以吞下25厘米长的鱼。
电商平台可轻松买到
如今遍布国内的一些外来入侵物种,最初进入中国的方式其实都是合法的。如福寿螺,最初被引进国内就是被当做食物引进的,但是后来发现并不符合国人的口味,从而不具备经济价值,被大量遗弃后,在野外泛滥成灾。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卓诚表示:“原产于非洲和中东的罗非鱼,也是作为养殖品种引进的,至今我国先后引进了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9个品种,但由于适应性强、存活率高,严重威胁到了原生物种的生存,2014年,罗非鱼被列入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成为第三批列入该名单的外来物种。”
关于鳄雀鳝,相关资料并无表明其最初是以何等方式进入中国,有专家推测,其最初是作为观赏鱼类非法走私而来的。
如今在观赏鱼类交易市场中,消费者可以轻松购买到这样的品种,搜索电商平台,鳄雀鳝从鱼苗到成体的单价在10元至500元之间。
专家:外来物种不能随意放生或丢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表示,“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物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来物种并不都是入侵物种,是不是属于入侵物种需要进行长期的科学评估。但只要是外来物种,不管有没有被列入名录,都有相关严格的管理规定。“比如《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条的第三款就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任大鹏还表示,对于消费者或者是居民来讲,如果已经养殖了外来物种,按照法律规定是不允许随意在野外释放和丢弃的,因为它会对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破坏。“《生物安全法》的第八十一条也特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如果实在养不起或者不想养了,需要把它送到有关部门,或者是去做无害化处理,但是绝不允许随意到野外去释放或者丢弃。”
“海外来客”
如何“偷渡入境”?
由于缺乏自然控制机制,外来物种入侵后不断繁殖、扩散,严重威胁森林、草原、农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危害。一些入侵物种甚至能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这些“海外来客”都是通过哪些途径入侵国内的?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自然入侵
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发生自然迁移,造成生物危害。如紫茎泽兰、薇甘菊等都是靠自然因素传入中国。
人为引进
分为有意引进和无意间引进。
有意引进:出于观赏、药用、饲料等目的引种,出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等目的引种。
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有害生物,如福寿螺、水葫芦等。
无意间引进:这种引进虽是人为的,但其主观上并无引进意图,而是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客无意间被引入的。
如松材线虫,就是由进口设备的木制包装箱带进来的。
此外,入境旅客带的水果、肉类,甚至鞋底,也会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吃
能解决问题吗?
每每谈起“入侵物种”,总有人觉得不以为然:那些在其他国家被视作洪水猛兽的生物——比如克氏原螯虾,在我国成了与重口味调味料相伴的“麻辣小龙虾”,常年称霸宵夜江湖;比如美国牛蛙,在我国成了火锅等各式烹饪的常客……
仿佛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入侵的物种,到了擅长在餐饮方面花心思的中国,总可以用“吃掉”来化解。
而非洲大蜗牛已经不仅仅是口味不佳这么简单了。以垃圾、水泥为生,生活在腐败土壤和潮湿草堆里的非洲大蜗牛,几乎就是一个细菌的培养皿。线虫、吸虫等病原体常以其为宿主。不要说吃掉它们,就是它们爬行过的食品、物品,留下的黏液都会残留大量病原体,徒手触摸它们,都能够染上疾病——想用“吃”的方式防治非洲大蜗牛,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身边的外来物种有哪些?
野生小龙虾
老家:墨西哥北部到美国佛罗里达区域。
危害:携带鳌虾瘟疫真菌,影响鱼苗培育,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破坏天然植被。
入侵时间:20世纪30年代。
非洲大蜗牛
老家:非洲东部。
危害:可危害500多种作物,易传播结核病等。
入侵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福寿螺
老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危害:过度繁殖将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大量粪便会污染水体。
入侵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
巴西龟
老家:美国中南部。
危害:是沙门氏杆菌的传播途径之一。
入侵时间:20世纪80年代。
互花米草
不仅仅是动物,有害植物的入侵也需要提高警惕。相比于动物,外来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
互花米草是一种产自美洲的植物,1979年被引入我国,被用于抵御台风,保滩护岸。然而,引种的互花米草在各地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威胁当地海岸生态系统,影响湿地滩涂养殖,阻塞船道。如今,互花米草已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胁性的100种外来生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