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蔡嘉雯
通讯员 洪恒亮
今年4月以来,厦门警方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共侦破养老诈骗案件156起,打掉犯罪团伙18个,累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3名,查封冻结涉案资金资产1900余万元,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以清洗油烟机为由 入户推销产品
7月17日,叶大妈家里来了两名自称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客人”,对方称可以免费帮叶大妈清洗油烟机。想着家里的油烟机确实很久没清洗了,叶大妈便让两名女子进了家门。两人花了五分钟简单地清洗了油烟机后,便开始向叶大妈“推销”手里的“清洁剂”,还拉着叶大妈哭诉自己生活不易,希望其能“支持”一下两人的“生意”,前后聊了近一个小时。见对方说得“情真意切”,心地善良的叶大妈便花了8000元买了整整三箱清洁剂。当天晚上,叶大妈女儿听其诉说事情经过后,便怀疑母亲被骗了,赶紧拨打了110报警。
接警后,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刑侦大队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迅速锁定了一个以中老年人为目标,诱导其高价购买清洁剂的诈骗团伙。7月19日,专案组组织精干警力在集美后溪等地集中收网,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金某(男,47岁,安徽人)、马某(女,48岁,安徽人)等11人,查获清洁剂1064瓶、清洁海绵142块、手机11部。
经查,2022年7月初,金某、马某大量购买进货价10多元的清洁剂,组织胡某秀(女,33岁,安徽人)、杨某梅(女,45岁,安徽人)等人以居委会工作人员免费清洁卫生等名义进入居民家中,在帮居民擦洗油烟机以及橱柜、沙发等家具取得对方信任后,通过哭诉家庭条件差,谎称完不成销售任务要被开除等方式博取同情,进而以一瓶清洁剂99元的价格向中老年人高价售卖,初步查明涉案金额1.8万余元。
目前,该团伙11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假和尚借喝水为由 入户卖“膏药”
7月25日,张大爷家里来了两名穿着僧服的“和尚”,对方称天气热想到张大爷家里讨杯水喝,见对方穿着僧服,张大爷就答应了。在随后的聊天过程中,两名“和尚”“热心”地询问起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得知其有风湿病后,其中一名“和尚”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膏药”,称这“膏药”治疗风湿病特别有效果,因为跟张大爷“结缘”,可以免费送给其使用。张大爷过意不去,便询问“膏药”的价格,一番推辞后,“和尚”称张大爷可以给200元当做“香火钱”,张大爷便向对方付了钱。当天中午,张大爷越想越不对,怀疑自己遇到了骗子,便拨打110报警。
接到报警后,翔安分局刑侦大队立即指令精干民警前往调查。经走访村民和分析研判,民警果断出击,在同安区某旅舍内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范某伟(46岁,男,河南宝丰人)、范某聚(51岁,男,河南宝丰人)。
经查,范某伟、范某聚私下购买僧服冒充僧侣,多次窜至同安、翔安区的农村地区,以“歇脚喝水”为由接近独自在家的老人,通过“免费治病”等名义假意赠送其自制的“膏药”等保健品,随后再以添“香火钱”为由骗取钱财。
目前,该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揭秘涉老年人诈骗 惯用四大手段
民警在工作中发现,骗子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时,惯常使用四种手段:
一是打“感情牌”获取信任。骗子在实施诈骗之前,往往会提前对老人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通过“拉家常”“套近乎”等手段获取老人的信任,再开展诈骗活动。
二是打“关系牌”骗取钱财。骗子号称认识某“领导干部”,能帮忙协调处理老人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跑关系”“疏通费”等名义骗取老年人钱财。
三是打“健康牌”引诱消费。以“专家授课”“免费问诊”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集会活动,后通过吹嘘自己的产品能养生健体、包治百病,诱骗老人购买消费。
四是打“理财牌”诱骗投资。以投资理财可获得高额回报为幌子,以小恩小惠骗取信任后,通过套路、话术诱骗老人大额借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