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9月7日是白露节气,白露前后都是吃龙眼的好时候。
福州公园如西湖公园、白马河公园、闽江公园南园、金山公园等都栽有龙眼树,每当串串黄色龙眼挂满树梢,总能吸引一些吃货偷偷前去采摘。不过今年,公园里龙眼的产量却不容乐观,个别市民忍不住发问:“为何今年的龙眼树只结了这么一点果子?”
对此,海都记者特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为大伙儿答疑解惑。
去年龙眼挂满树 今年却寥寥无几
往年,每到龙眼飘香季,公园龙眼树上结的果子又密又多,险些把枝干都压弯。
闽江公园南园种植了500多株“元老级”的龙眼树,树龄多超过80年。去年,龙眼树上结的果子又多又甜,入口还有一种冰糖味儿,不少市民争相采摘龙眼。考虑到大家的安全,公园管理处一边派安保人员加强值守,一边还在树上挂了“树高枝脆、攀爬危险”的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今年,闽江公园南园的龙眼寥寥无几。据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林先生介绍,目前,公园的龙眼树上几乎看不到龙眼了,仅有的一小部分也早被游客摘光了。“今年上半年连续降雨,影响了龙眼树授粉;下半年又一直干旱,造成不容易结出的果子落果。因此,公园的龙眼产量大幅减少。”林先生说道。
连续降雨无法授粉 龙眼树挂果大降
龙眼产量少,真的是天气导致的吗?公园相关负责人林先生的说法,得到了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的证实。郑少泉表示,龙眼树是一种异花传粉的植物,花要通过授粉受精过程才能使子房正常发育成果实。成熟的花粉粒需借助外力如昆虫、风等传粉受精。今年,龙眼树虽开出了不少花朵,但5月至6月时,福州连续降雨,龙眼树根本无法良好地完成授粉。
海都记者也从福建省气候中心获得了一组降雨数据。今年5月,福州平均雨日为21.1天,较常年偏多3.8天;6月,福州平均雨日21天,较常年偏多3.3天。
郑少泉还表示,除了天气原因外,今年也是龙眼树结果的“小年”。换句话说,果树各年产量会呈现忽高忽低的波动现象。当果树结果过多时,营养大量消耗在果实上,果树内储存的营养损耗较大,以致枝条的生长受限,次年无足量的枝条挂果,就会产生小年现象。
“不过,‘小年’现象只占很小一部分因素,最关键的还是降雨导致产量低。”郑少泉说道,不仅是公园的龙眼树产量低,今年整个福建省的龙眼产量都大幅降低,因此市面上的龙眼价格可能会比往年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