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台湾连发地震 福建震感强烈

震级最高为18日下午发生在花莲县的6.9级地震,是我国今年以来最大地震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新华网 央视网 中新网 新福建客户端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消息,截至9月18日下午3时30分,台湾共发生了9次地震。其中,14时44分发生在花莲县的6.9级地震,震级最高。

这次台湾花莲6.9级地震和前一晚台湾6.5级地震是同一区域的震群活动,两次震中相距约14公里。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陈国昌表示,这起6.9级地震才为主震,包含17日晚上的地震以及原本预测为余震者,都属于这起地震的前震。

中国地震台网指出,此次台湾花莲6.9级地震是我国今年以来最大地震。本次地震造成台湾岛震感强烈,福建、广东、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震感明显。不少IP显示为福建、浙江的网友表示:震感明显,“比昨天晃得厉害”。

花莲有楼房倒塌、桥面断裂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度,东经121.3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9月17日夜间以来,台湾台东县、花莲县相继发生6.5级、6.9级地震和多次余震,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8日表示,大陆有关方面对此高度关切,向遇难人员家属表示哀悼,向受伤人员表达慰问,并希望受灾民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据台湾媒体报道,花莲县玉里镇有大楼因地震倒塌,警察和消防部门的人员正在展开搜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现场了解,玉里镇倒塌的这座大楼里有4人受困,目前救援人员已救出一人。

台铁方面表示,花莲东里车站的雨棚被震垮,压到站里的4204号列车,车上旅客共有20人,所幸无人受伤。台铁方面表示,已派人员协助处理相关事件。

当地民众称,花莲玉里镇的高寮大桥桥面已经断成数截。

花莲玉里镇高寮大桥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桥梁,今年3月22日曾因地震造成桥梁栏杆及引道护栏、路面等设施损坏,6月曾进行封路整修。

省地震台专家:属震群型地震,处在正常的频次范围

台湾两日多次发生地震,频繁地震的原因究竟为何?后续是否还会发生强地震?记者采访了福建地震台李军总工程师。

李军告诉记者,此次台湾地震的主要原因为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台湾地区平均每年会有3次左右的6级以上地震,就目前而言还处在正常的频次范围。

“因为台湾地震发生在附近海域的会相对较多,而这次发生在台湾的陆地上,并且震源深度较浅,所以我们在震感上也会更加强烈。”李军表示,昨日花莲6.9级地震与前日台东6.5级地震的震中相距仅有十余公里,属于同一构造(花东纵谷断层)的地震,而这两次震级接近的地震已经构成了震群型地震,后续地震活动仍会持续,但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对人们对震感强度感知不一的问题,李军则表示,这与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人的敏感程度有较大关系,“如果在楼层较高的地方,感知就会比较明显,在地面上感知就会弱一些”。

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陈国昌表示,这个地区发生地震是很奇怪的事情,近50年来,该地区规模逾5.0级地震仅有7次,地震算是很稀少,地震分布也看不出来有破坏性或明显破碎带存在。他说,由于本次地震规模较大,两天内可能仍会发生5.0级以上的余震,5天内会有不排除规模4.0级余震,甚至可能会持续数个月之久,但规模会减小,且由于该地区地质较坚硬,不至于引发后续大地震。

地震预警专用终端 我省已安装1.8万台

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我省在防震减灾方面部署了哪些措施呢?

据悉,福建地震局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技术系统研发,建成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大震破裂参数速报等实时处理技术系统和面向社会服务、秒级推送的地震预警信息技术系统。

记者从福建省地震局了解到,目前,发生在福建陆地上的破坏性地震,在震后首台触发5秒~10秒后就能发布预警信息,全省具有0秒~30秒不等的预警时间;发生在台湾地区的地震,在震后首台触发20秒~30秒内能发出预警信息,福建沿海地区具有40秒以上的预警时间。

截至目前,福建已安装超1.8万台地震预警专用终端,数量居全国首位。

□科普链接

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惊慌,不要盲动。根据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还是远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晃动,而远震是只有前后左右的晃动感。如果是小震或者远震,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备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乱。

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

家庭避震:

1.迅速关闭电源和煤气。

2.就地选择安全处躲避。

3.远离阳台、禁止跳楼、禁止乘坐电梯。

4.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

5.家住平房尽快跑到室外开阔地区避震。

学校避震:

1.就地选择安全处躲避,例如课桌下、讲台旁。

2.决不可乱跑、靠近窗户、跳楼。

3.地震后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

4.平房教室可用书包保护头部迅速跑出教室,到开阔地避震。

5.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公共场所避震:

1.地震时观众可蹲在座椅旁或舞台脚下。

2.在工作人员指挥下有序撤离。

3.在公共场所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等,选择安全处躲避。

4.乘车遇到地震时,司机要选择安全地点及时停车,乘客要抓紧扶手降低重心,以免受伤。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