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文辉
实习生 伊招鑫 文/图
新学期伊始,各大品牌的儿童电话手表进入销售高峰。近年来,电话手表几乎成了“带娃必备”。然而,除了定位功能、学习功能及可视频通话外,电话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多,拍照、录音、加好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让家长们担心起来:电话手表功能多,屏幕小,孩子沉迷其中引发近视怎么办?影响学习怎么办?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话手表?
就此,9月20日,记者走访了福州电话手表市场,并采访了学校老师进行支招。
走访
儿童电话手表
竟成“社交通行证”
在台江区的大利嘉城电脑电子电器专业市场,记者发现,品牌儿童电话手表价格大多超过500元,上千元的售价也不少见。其中一家品牌店的店员介绍,该品牌的儿童电话手表可以精准定位、视频通话、运动记录等,家长可在手机客户端下载APP,与孩子的电话手表进行绑定,进行相关设置。
“我们店功能最齐全的电话手表,具有高清双摄、视频通话、健康监测、安全守护、定位和趣味运动等功能。”另一家品牌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购买电话手表的家长,一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看定位功能是否精准,以及视频通话质量和电池续航能力。
据其介绍,目前该品牌电话手表的设计已经越来越智能,其中,比较高级的版本可以智能识物、支持到应用商店下载儿童APP等第三方应用程序、查询单词和句子,可同步到家长端进行复习。而该店员也透露,电话手表已经是孩子的“社交通行证”,很多孩子都会自己提出要买这个牌子,“使用同品牌的电话手表,孩子们可以互相加好友,拓宽他们的‘朋友圈’。”
家长
看重定位和通话功能
担心孩子入迷其他功能
儿童电话手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孩子的安全,这也是许多家长购买的主要原因。市民林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使用儿童电话手表已经有两年时间,“有的时候来不及接他,他就会去托班吃饭做作业,等到晚上再去接他回家,这种时候就觉得定位和通话功能非常有用。”不过,林先生也发现,孩子的注意力确实容易被电话手表的其他功能分散。
“平时他很在意活动积分,天天登录使用电话手表就是为了积分。”林先生说,儿子的电话手表功能非常齐全,拍照、录视频、聊天、通话……就像一个小手机一样。“我们家只准许孩子使用电话手表打电话、听故事和做一些英语游戏。由我们家长端控制电话手表,一些功能会禁用,也会帮孩子拒绝陌生人的联系。”
市民林女士也为三年级的女儿购买了电话手表,但不经常使用,她说,“我们家离学校近,平时尽量不让她用电话手表。”而不经常让孩子用的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对电话手表的诸多功能感到担忧,“现在的小孩都很聪明,稍微研究下就知道电话手表的功能,作为家长还是会担心他们入迷,影响学习。而且电话手表的小屏幕也会影响视力。”
老师
学校管理家校联动
督促孩子合理使用
《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自9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
那么,平时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话手表?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的林术钦老师表示,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配合。林老师告诉记者,此前学校就要求携带电话手表进校园的学生需要填写一式两份的申请书,填完交予学校和班主任各一份。学生一入班就要将电话手表放置在每个班级专门的箱子内,由管理的学生在早读时段收齐核对完,放到教师办公室。直到放学排路队前,才会将手表发还给学生。
“课间有需要打电话的同学,一般由老师用自己的电话帮学生拨打。如遇需紧急联系的状况,我们会让老师去办公室将手表发还给学生联系。除此之外,都要求在上课期间禁用电话手表。”林老师告诉记者,她的班级有56名学生,其中31名学生提交了携带电话手表进校园的申请,使用电话手表的人数占比过半。对此,她认为,老师要巧用“正能量”,“比如一些孩子回家会帮忙做家务、辅导弟弟妹妹学习,我们就进行表扬。此外,还可通过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等,让时间在有趣、有意义的活动中度过,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对电话手表的注意力也就转移了。”
林老师表示,家长也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儿童电话手表。“家长应该尽量少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并且多给予孩子陪伴,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要和孩子立好规矩,做好监管,当发现孩子有上瘾的倾向时,需要好好沟通。”
□新闻延伸
儿童智能手表 暗藏风险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蓬勃发展背后,乱象也在滋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儿童手表里可以下载的应用程序(APP)多达上百款,其中不乏游戏类APP。下载这些各式各样的APP,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其中,既耽误学习,也影响视力。
其中,一些APP一旦绑定手机号,就同步开通了免密支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可以随意进行消费,包括购物、开通平台VIP服务,购买游戏皮肤等,极大地影响了家庭的资金安全。
而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也曝光了儿童手表的许多信息安全漏洞。儿童手表中的一些APP在安装后,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获得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多种敏感权限,从而轻易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个人隐私信息。
此外,许多儿童智能手表对APP缺乏监管和筛选,用户可以轻易搜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部分平台还存在诱导消费、推送广告等问题。
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1411-2022《儿童手表》。该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首个儿童手表国家标准,该标准覆盖了儿童手表的定位性能、通话、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等关键质量安全和性能指标,并提出了相关的评估和检测方法。(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