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琦/文 安泰街道供图
从最基本的do-re-mi学起,一首简单的曲子至少要学两个月……今年68岁的林斯元回想起自己刚加入“安泰合唱团”时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2012年9月,在省文化厅、省艺术馆与福州鼓楼区安泰街道综合文化站支持下,由安泰街道各社区居民组成的“安泰合唱团”正式成立。合唱团成员有的是社区居民,有的是保安,有的是退休人士。经过多年的发展,安泰合唱团已从一个由业余人员组成的“草根合唱团”成长为如今能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半专业合唱团”,他们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完成了“华丽转身”。今日,记者带你了解“安泰合唱团”的成长史。
一首简单的曲子 曾经至少要学两个月
“刚刚进入合唱团时,大家对合唱都一无所知,连音乐简谱都看不懂。”林斯元是安泰合唱团的老团员,2015年就进入了合唱团,那时合唱团里只有20个人左右,基本都是社区的退休居民。
“一开始,大家都要从最基本的do-re-mi学起,一首简单的曲子要教至少两个月。”林斯元告诉记者,因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反应力都比较差,再加上没有音乐基础,老师教过的节奏和音调,他们要唱好几遍才能记住。
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大家也没有退缩。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大家一句句练习,一段段合拍,细微之处的努力,让合唱团成立短短一年时间,就能轻松合唱两个声部,和很多专业合唱团一决高下。
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 让他们站上了更大舞台
因为合唱团的成员都是社区各行各业的居民,大家的排练时间不固定,一周仅有一次的全体排练时间。林斯元向记者回忆了多年前自己排练的经历,当时合唱团的排练厅设在安泰街道文化站,排练厅冬冷夏热,冬天他们会戴上温暖的耳罩,夏天会喷上花露水抵御蚊子。就这样寒来暑往,在一遍遍没有缺席的排练中,大家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也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情,安泰合唱团吸引了不少居民加入,排练环境也渐渐地变好了。现在安泰合唱团成员有60余人,年纪最小的才40多岁,年纪最大的80多岁。从简谱学起的成员们,如今已经分为四个声部,能够轻松、独立地完成曲子的学习。
经过多年的努力,安泰合唱团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如今已可以和许多专业的合唱团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这些年来相继参加了福建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合唱演出、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合唱演出、第十届福州合唱音乐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合唱展演等。
“这10年来,我觉得变化最大的是合唱团的歌唱水平,没有变的就是我们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林斯元告诉记者,10年的时间,让合唱团里的每个成员都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