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李莹 文/图) 昨日,记者从泉州鲤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获悉,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晋江下游鲤城段7.5公里的堤防低水驳岸完成全部修复,进一步消除洪水隐患,重塑沿岸风景线。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晋江下游鲤城段见到,此前存在的露台地面坍塌、驳岸塌陷损坏、栏杆破损缺失等问题已消除,有的驳岸设置了安全警示牌,有的驳岸还修复了观景平台,缺失破损的栏杆也已补上。
“经过修复后,现在整个江岸美观整洁了许多,安全性也提高了。”经常在江边散步锻炼的李阿姨说,以前有些栏杆出现破损,散步时难免会担心安全问题。
据悉,晋江下游鲤城段地势低洼,水流湍急,因防洪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于2000年、2008年分两期建设堤防低水驳岸工程,全长约7.5公里。工程建成后,不仅有效防御洪水,也成为市民健身散步的好去处。
但因长期受海水涨落潮冲刷、渔船停靠撞击等因素影响,堤防低水驳岸多处基础建筑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经过实地走访和勘探,鲤城区农水局工作人员发现沿岸不少条石栏杆柱遭损毁,原有的麻绳围栏也已丢失,多处迎水面护坡和观景平台因下部掏空,出现塌陷、沉降现象。
“堤防低水驳岸工程事关防洪、关系民生,如果不及时修复将十分危险。”江南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底,鲤城区启动修复工程,主要修复损毁条石栏杆柱和围栏,拆除重建塌陷的观景平台,并修复迎水面护坡,还新增安全警示牌。
鲤城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河道堤防巡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守护好晋江的水清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