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田米 文/图
金秋时节,来到德化县国宝乡南斗村,大片大片涌动着的金黄,是随风起伏的稻田,是颗粒饱满的谷穗。在南斗村溪口角落,精心勾勒出的“南斗风云”红色主题稻田画,吸引许多市民拍照打卡,带大家铭记英勇战斗的“戴云精神”,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景观稻田作画 铭记“戴云精神”
南斗村是德化县国宝乡的革命老区,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它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闽江、晋江两江源头腹地,从泉州市区出发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在溪口角落,30多座灰色古厝散落在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每到稻穗变黄的时候,是村庄里最美的一个角落。
今年,一改以往成片金黄稻田的景象,南斗村以田为纸、以稻为墨,在大地上勾出了一幅特别的红色主题稻田画,10余亩的田地里,有向戴云山挺进的三名持枪游击队战士头像剪影,融入了戴云山烟云景色,并以“南斗风云”四字点题。
稻田正前方位设置了一处2层高的观景台,站在上面,稻田画尽在眼前,一览无余。许多摄影爱好者还喜欢航拍,俯瞰“南斗风云”景观稻田,更直观清晰地映入眼帘。
“今年5月,南斗村溪口角落‘南斗风云’景观稻田启动育秧,历经三四个月的培育照料,最终成形。”南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曦说。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也是闽中“戴云之战”75周年。发生在德化县的南斗战斗是闽中“戴云之战”其中极为激烈的一战。至今,南斗村内仍保留着战斗遗址,见证着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此次绘就的“南斗风云”红色主题稻田画,也是想以此铭记革命先辈英勇战斗的“戴云精神”。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 重温革命岁月
近年来,国宝乡充分挖掘“戴云之战”相关史料及历史功绩,筹建“戴云之战革命历史陈列馆”“戴云之战纪念碑”。如今,一走进南斗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旗形大理石“戴云之战”纪念碑,而不到百米的距离,是戴云之战历史陈列馆,这里是当年闽中游击纵队与当地党组织联络会合的地方。
2011年,为保存史料,资政育人,国宝乡动工建设了此处陈列馆,这里还保存着当年交通站给游击队送饭用具,德化县区工委自卫武器和办公用具,游击队夜行军火具、军号、雨具、卫生箱等老革命使用过的用具和工具。
而沿着村路继续往前走,一路稻田相伴,很快来到溪口古街,这里是早年通往省会福州的必经之路,1947年,游击队员便在此借宿过。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南斗村将深入挖掘展示戴云之战红色文化,让更多人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