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社 央视 中国青年报 中新网
编前 2012年9月25日,大连。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正式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那一刻,全中国为之沸腾。从那一天起,中国迈步进入航母时代。砥砺十载,辽宁舰逐步建立起航母编队综合攻防体系,形成了包括远海作战运用的系列战法,实现了从试验训练平台到备战打仗先锋的华丽转身。
人民海军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新时代的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大国首舰
辽宁舰入列之时,世界航母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带给国人的是实现梦想的喜悦,留给海军官兵的是民族的期盼和如山的重任。
“我干过的最大的战舰排水量是6000吨,辽宁舰近6万吨。它所带来的训练、作战、管理、安全等课目都是崭新的。”张铮坦言,一切从头开始。
面对22层甲板、300多个直梯斜梯、3000多个舱室、长达几公里的内部通道,首批辽宁舰舰员在上舰之初,几乎都有迷路的经历。有的舰员说,中国航母的启航,是从寻路开始的。
尽管和强国海军的航母相比,辽宁舰性能不算先进,但至少解决了有无问题,摸到了那块可以引路过河的“石头”。
“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10年间3艘航母服役或下水,完美见证了中国航母的探索起步和转型升级之路。”军事专家张军社分析说,“辽宁舰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海上飞鲨
2012年11月23日,舰载机试飞员戴明盟驾驶歼-15飞机成功阻拦着舰。寻舰、绕舰、触舰、着舰、阻拦成功。
舰载机,是航母的灵魂,也是衡量航母战斗力的重要标准。舰载机飞行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2016年4月27日,飞行员张超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飞机突发故障,他因弹射高度低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就在张超牺牲前三周,飞行员曹先建在升空训练时,飞控系统工作异常。为挽救战机,他直至战机坠海前两秒才被迫跳伞,胸椎、腰椎等多处爆裂性骨折。
夜间空中伙伴加油、海上超低空突防、舰基空海对抗训练……为了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一批批舰载机以身试险,和航母共同托起编队战斗力的“飞行高度”,在海天之间制胜未来战场。
辽宁舰航空保障部门起飞系统区队长张乃刚一直负责放飞歼-15舰载战斗机,10年放飞,他始终豪情满怀:“从第一架歼-15战机首飞,到第1000架次起降,我们用了5年;而第二个1000架次,我们只用了两年半;突破第三个1000架次,时间还将大幅缩短。”
三次飞跃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辽宁舰有了“兄弟”,不再孤单;今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该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这10年,3艘巨舰就是中国航母技术的3次飞跃:续建国外滑跃起飞航母——自行建造完全国产化航母——建造电磁弹射的平直通长甲板大型航母。这个过程,正是新时代人民海军埋头苦干、奋斗强军的征程。
这10年,从单机到编队,歼-15舰载战斗机实现舰基多批起降、多机轮转、高频调运,出动效率不断提升;从编队到体系,辽宁舰、山东舰由训转战,舰、潜、机深度融合,综合打击能力持续增强;从近海到远海,航母不再是“宅男”,冲破岛链、停靠香港、砺剑南海、演兵西太,航迹越走越远;从昼间到夜间,瞄准高、难、险,加快探索提升战斗力步伐。
深蓝印记
前不久,渤海某海域,满载着歼-15舰载战斗机的辽宁舰破浪前行,数架战机采用轮转出动的方式分批次起飞,在空中完成战斗任务交接后循环着舰,实现了舰载战斗机出动和回收间隔时间、再次出动准备时间、同时放飞架次等多项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宏伟目标,不断推动以航母为重点的新质作战力量建设。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大型远洋补给舰呼伦湖舰、新型舰载机等主战装备加速升级换代,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不断增强。
从单平台到作战编组,到航母编队小体系作战,再到融入联合作战大体系……十年间,辽宁舰航母编队通过背靠背体系对抗、远海实战研练,深化舰潜机协同,不断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效能。2017年,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舰入列,从此,航母编队有了一座流动的海上“加油站”。去年,在外舰持续跟踪下,呼伦湖舰与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某海域顺利完成了海上实补,实现了敌情威胁背景下大批量、跨昼夜、长时间等多项补给新突破。
而在迈向深蓝的航程上,更多的辽宁舰官兵像种子一样,撒向了山东舰、福建舰和全海军部队。10年来,辽宁舰先后为后续航母部队输送千余名骨干人才。舰载机飞行员徐英,成为山东舰副舰长。辽宁舰首批舰员刘辉,如今成长为山东舰上的一名一级军士长。同为辽宁舰首批舰员的张桂忠,则成为海军士官学校声呐教研室的一名军士教员。
扬帆起航
作为海军转型的重要标志、新质作战力量的代表,改革强军十年来,以辽宁舰为“首舰”的海军航母部队加快推进转型建设、加快提升作战能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母部队建设成长轨迹。
这两天,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在开展一系列装备安装和调试工作,相关试验任务也在同步有序推进。作为首艘国产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诞生对航母部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辽宁舰舰长崔永刚说:这些年,我们航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航母之路在现实中成果得到检验。现在国产航母山东舰的使命任务,也在不断拓展、快速发展,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蓄势待发。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航母”将会在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强大威力。
前不久,正在西太平洋某海域开展训练的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远距离发现一批不明空情目标向编队高速近飞。判断、决策、行动,短短几分钟,编队指挥所果断下达出击指令,数架歼-15舰载战斗机直扑目标空域,编队各属舰从多个维度,由远到近构建严密攻防体系。
十年来,以辽宁舰为核心的航母编队,加快提升体系作战能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劈波斩浪,成为彰显大国自信和实力的窗口,也为全国人民带来坚定的力量。
航母大事记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国航母时代正式启航;
2012年11月23日,舰载机试飞员戴明盟驾驶歼-15飞机成功阻拦着舰,人民海军实现了舰载战斗机上舰的历史性突破;
2015年7月,辽宁舰首次组织实弹射击,取得了全部命中的好成绩;
2016年起,以辽宁舰为核心的航母编队多次赴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开始推动全要素、全流程整体训练;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山东舰入列不到三年,先后完成跨区机动、编队战术等训练任务;
2021年12月,辽宁舰编队历时20余天,跨黄海、东海并经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多个海域,进行多个课题综合演练、互为条件对抗训练;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三胎”千呼万唤终落地。福建舰目前正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