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生命修复师 妙手能回春

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立典致力于康复医学研究逾30年,打造可推广、规范化的康复技术方案,研发系列康复医疗设备,帮助无数患者重归社会

陈立典(中)正在指导教研工作

N海都记者

陈晋 林涓

马俊杰 文/图

世事学问皆艰深,唯有坚持是出路。在康复医学领域深耕30余年,确立了针刺核心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案,其成果写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及美国、瑞士等国际康复医学指南;自主研发的上肢、下肢、步态训练康复机器人,获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对那些绝望的人来说,他是带来希望的白衣天使;对那些寻求希望的人来说,他是创造奇迹的仁心医者。他就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陈立典。

陈立典长期致力于康复医学研究,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通过从繁到简,梳理、优化出最基本、最普遍适用的康复共性技术,形成可重复、可推广、规范化的技术方案,帮助更多患者重归社会。他所从事的工作并不能直接救人性命,却改变了无数人的一生。

创立中风康复共性技术

近45万人受益

今年3月1日,68岁的许依伯在家务农时突然倒地,疑是“脑梗死”引发右侧肢体无力情况。“我们在接诊时,诊断是偏瘫,它是中风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决定对患者肩痛区域用腕踝针在右上肢、踝部进行治疗。”陈立典说,在三诊后,患者的右肢无力和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基本能正常走路。

据悉,这是陈立典和他的团队确立的针刺核心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

1990年,陈立典大学毕业后,进入综合病康复治疗的医学队伍。当时,康复医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出现诸多“卡脖子”问题,且患者大都只通过针灸进行被动治疗,疗效一直上不去。

如何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手段缺乏的窘境?陈立典深知,临床若要突破,科研是关键,于是带着团队全身心攻关。

陈立典介绍,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中医“呆病”的范畴。脑功能以“髓海充足”为基础,督脉布散阳气,入络于脑,由此提出通督调神的康复原则,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主穴为百会、神庭。而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则属于中医“痿病”的范畴,《素问》指出,“治痿独取阳明”是痿病的重要治则,因此,他提出针刺阳明经穴是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阳明经上的曲池、足三里穴位是使用频次最高的组穴。

正是找到了中风后康复治疗技术的共同点,陈立典和团队围绕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共性关键康复技术进行创新,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群功能障碍的量表评估新体系,确立了针刺核心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案。该成果不仅写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及美国、瑞士等国际康复医学指南,还在全国550多家医院和120多家社区推广应用,受益群众近45万人。

用科技助力中医发展 研发系列康复设备

如果说治病救人是陈立典从医初心,那么,医学科研便是他终生追求的事业。从医以来,陈立典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在承袭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的基础上,溯本求源,守正创新,带领着团队推动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相促进。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康复成果展示厅里,陈列了认知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上肢康复机器人、脊柱牵伸机器人等各类康复治疗设备。

“这个上肢康复机器人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陈立典说,上肢康复机器人针对的是脑中风、脑外伤导致的一侧肢体偏瘫、活动不力的患者,仅需轻轻在机器上放下患侧手臂,健侧手臂摆动,即可带动患侧手臂缓缓运动。据悉,这款机器人由福建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发,基于中医形神一体理论设计,具有评估和训练的功能。在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运动,恢复患侧手臂的运动功能。

“当一个人的大脑受到损伤,他大脑不能够对下面的运动进行控制的时候,其实是运动控制的这种记忆的丢失。我们康复的目的是通过运动不断地唤醒大脑,让大脑重新实现对运动的控制。用一种能够接近正常运动模式的运动,给大脑一个千百次不断的重复,不断地刺激,最后让大脑重新建立起对原来运动的记忆,这个就像我们研发机器人的思路。”陈立典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康复对医疗装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果完全按照人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不仅效率低,且标准化程度低。为此,陈立典和团队根据临床的需要,研发出了系列康复医疗设备,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到了百姓身边。“第三代机器人已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国内大医院广泛使用。”

□特写

酷爱运动 从运动中探究康复技术

在康复医学领域研究了30余年的陈立典,闲暇时不仅爱运动,还爱研究运动。“打乒乓球、跑步,我都很喜欢,每天在跑步机上,我都要给自己固定一个公里数。”陈立典说,运动对身体有益,特别是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能帮助中风患者康复。

多年来,他和团队对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保健运动进行剖析研究,特别是太极拳,在康复领域上有着无限可挖掘的价值。“太极拳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已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得到肯定,特别是能极大改善中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

“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浮躁和功利,而是要沉下心来。就如中西医结合康复基础和临床研究,它伴随我大半辈子,我也将一直坚持下去。”陈立典的语调从容,流露出一贯的谦逊。他希望新一代青年不忘初心,加入到康复医学事业中来,让健康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