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晋) 近日,福州市印发《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0万件,地理标志商标达到32件,新培育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或优势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通过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工程,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产业。
《方案》提出,福州要培育高价值专利、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特色精品版权,鼓励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申请,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加强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软木画、龙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利用和传承,并加强“福州茉莉花茶”“福州鱼丸”“福州橄榄”等地理标志保护。此外,围绕生物育种优势领域和前沿技术,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
在创新方面,要加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推动大学城与福州高新区联动发展,以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软件园、旗山湖“三创”园、晋安湖“三创”园等产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主体链,围绕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企业。
《方案》提出,通过打造福州都市圈沿海协同创新走廊,整合福州都市圈知识产权优势资源,向闽东北及全省辐射,拓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空间,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和区域协同创新。
《方案》还明确,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依法从重处罚。严厉打击侵犯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特别是要加大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的赔偿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