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政经事 上一版   

山内村——台商区的“美丽后花园”

泉州市台商区张坂镇山内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山内村鸟瞰

山内村农耕微景观

山内村湖心岛夜景

山内村主干道绿化景观

美丽洁净的山内村东楼水库

N海都记者 俞志村

通讯员 俞周一杰 张楚汶 庄艺琪

张坂镇山内村位于泉州台商区东北角,村域面积约4263亩,耕地面积658亩,林地面积2481亩,人口2195人。山内村依山而建,村中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还有一座环境优美的东楼水库,有着“山环水聚宗庇寺佑、村深户静”的独特气质,被誉为台商区的“美丽后花园”。走进十月的张坂镇山内村,是一树又一树的花开、是青山碧水。

海都记者走在洁净的村道上,微风不停拂过路边的一片片树叶,耳边是百鸟争鸣声,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山内村村支书苏强强带着记者边走边看,眼前的乡村美丽景色,让他想起党支部带领村党员群众拼搏奋斗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村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张坂镇党委书记李红红说,村党支部是连接党和群众的纽带,是团结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党的十九大以来,山内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懈奋斗,为擘画蓝图,不断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不撂挑子。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夯实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是给乡村振兴装上一个动力强劲的火车头。

李红红书记说,山内村的乡村振兴亮点工程,给了当地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这里面,村支书苏强强起到了带头作用。

苏强强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山内村党支部努力实现村党建工作标准化、党务工作透明化,党员承诺兑现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使全体党员融为一体,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党组织活力。在农业转型时期,锻造一批懂技术、懂知识、有思路、有胆量的新型农民非常重要。近几年来,山内村党支部积极吸纳村里能人、强人加入党组织,形成党组织打旗,能人强人往前走,全体村民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

在山内村,记者发现,村里的男女老幼见到80后的苏强强都亲热地叫他强强,苏强强也乐呵呵地答应。

苏强强介绍,山内村党员干部发挥了“火车头”作用,他们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和干事能力,坚持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定期跟踪落实;坚持民主议事规则,凡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按期做好“四议两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落实包组包干制度,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老协会定期入户宣传,经常到群众家中听民意、解民忧,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2019年以来,山内村开展党员“修分争星”活动,建设“爱心小屋”,通过党员修分,评定星级兑现积分,换取爱心物资帮扶困难群众,拉近基层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党员的内生动力。目前共有26名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贫困户、低保户等10户,开展走访慰问,根据帮扶对象的需求,从物资、精神方面定向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

党建+美丽乡村模式 旧貌换新颜

苏强强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山内村一直在摸索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该村探索“党建+美丽乡村”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为山内村发展献谋献策,收集群众建议,发动山内乡贤热心家乡事业,共筹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0多万元。

山内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加强各项设施建设和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山内村文化公园、特色党建公园、东西厝景观岛、旭冉岛周边景观提升、下山内自然村路桥修复、环村主干道整治等工程逐步完工。

为改善人居环境,山内村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清淤整治东楼溪1.2公里、道路硬化及拓宽4公里、道路亮化安装100盏LED路灯、种植绿化提升全村景观带、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村80%农户、林相改造提升、完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开展“厕所革命”活动,拆除全村露天旱厕200余个,建设标准化公厕等项目,使得山内村村容村貌近几年得到很大的提升。

集中力量重点整治村庄脏乱杂,垃圾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问题,逐步改变群众生活观念,清理整治杂草、乱石堆,把村内的一处处垃圾集中点,建设成一处处“口袋公园”;回收村民在溪流两侧占用的开垦地,整治水库排洪渠,提升建设沿岸景观;拆除农户焚烧垃圾用的“火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统一收集点,强化保洁员队伍,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机制,完善功能并改变环境,把生活区、服务区、公共设施区、生活垃圾区、花圃、草地、绿化带等一一展现在村民面前。

几年来,山内村委会开展林相改造提升工程、林分修复、环城一重山等绿化种植项目,对因病虫害、火烧过的山林等进行重点整治,山体种植、改造约600亩,把“灰秃秃”的山体变成茂密的青山。在主干道两侧、公共场所、房前屋后等地种植绿化带、景观树,加强养护队伍、护林员队伍建设,完善村庄绿化,提升村容村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让百姓增收

山内村旧貌换了新颜,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不俗的成效,综治平安建设、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工作均列全镇前茅,多次被台商区、泉州市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被福建省宜居办列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示范村之一,被泉州市委授予年度文明村。

山内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目前正在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山内村依托基础设施建设及自然条件优势,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农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泉州市烽火群英荟”旅游项目,流转村民抛荒农田,开展集采摘、观光、体验农趣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等项目,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我们利用林地、荒地等资源,大力挖掘闲置资源,发展生态产业,确保剩余约400亩闲置土地得到盘活,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苏强强介绍,山内村以发展生态农业、提升集体经济、拓展乡村旅游“三大产业”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山内村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托前期试点工作,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全村新的发展,力争使山内村乡村振兴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版图片均为苏强强/摄)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