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19日上午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訚柏,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贺荣,最高人民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童建明,公安部副部长许甘露,司法部副部长左力5位二十大代表,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主题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訚柏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訚柏说,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要重点抓好四件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严格公正司法,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贺荣表示,新征程上,人民法院将重点在五个方面持续推进工作: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化解矛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律平等保护;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公正高效审理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婚姻等涉民生案件,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严格公正司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纠纷实质性化解;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上下功夫,把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落实落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童建明说,检察机关在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从严追诉的同时,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增进社会和谐。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从2012年的69.7%下降至今年前9个月的28.3%。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办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有影响性的正当防卫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在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方面,童建明表示,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个协作办公室,促进监督更有力、配合更顺畅。2013年至今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创新巡回检察工作机制,改进对监狱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
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
许甘露介绍,我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口的命案是0.5起。10年来,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项指数”大幅下降。2021年,杀人、强奸等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抢劫抢夺案件、盗窃案件的立案数和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的交通事故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64.4%、56.8%、96.1%、62.6%和59.3%。
许甘露说,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与人民群众出行办事息息相关的“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件”三大证件,率先推出了“网上办”“异地办”“一门通办”“全国通办”。
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
取得新的成效
左力说,在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中,司法部重点聚焦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进一步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左力介绍,一是加快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大批重要行政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全面开展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和专项清理工作。二是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减证便民”清理证明事项2.1万多项,同时加强了行政复议的监督,十年来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理了行政复议案件190多万件,案件的纠错率平均达到13.6%。三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推进了监狱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全面排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健全案件办理责任制。四是坚持法治为民宗旨,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