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洪梅镇梅溪村:乡村振兴和谐创建 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

美丽的梅溪村

棚栽草莓

美桥生态园

N海都记者 俞志村 通讯员 黄耿鑫 俞周一杰

张楚汶 庄艺琪 文/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我们全村党员与群众都是很大的鼓舞。”南安市洪梅镇梅溪村党委书记孙连法兴奋地对海都记者说道。

孙连法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灵魂远比皮囊重要。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抓好乡村精神文明、和谐创建及移风易俗等,加强产业振兴,为建设“工农商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家园而奋斗;还要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均等。“这一切才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灵魂,就可以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

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孙连法说,一个基层党组织如果软弱无力,一个村庄的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他深刻地意识到,办好村里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及和谐创建,村党组织很关键,“党旗红很关键”。

孙连法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该村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导群众“动”起来,村里的党员身处基层一线,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村里党员的参与和奉献,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以及扎根基层、战斗在一线的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推动乡村建设。

发展特色农业 给乡村振兴插上双翼

孙连法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梅溪村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村委会筹集资金,成立美桥生态种养合作社,依托梅溪尾桥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红心火龙果、西瓜、哈密瓜、圣女果、樱花等经济作物及观赏性植物,实现生态采摘与观光农业的有机结合,倾力打造梅溪后花园。同时盘活闲置土地,引进蔬菜种植企业3家,将尾桥、园美、溪内、松仔尾、胡厝334亩土地流转出去,栽植质量和价格具有竞争优势的反季节蔬菜,年创收100多万元。接下来,他们打算对松仔尾40亩荒地进行流转。

梅溪村还紧跟时代脚步,发展“互联网+”产业,积极探索电商发展新路子,主动和梅溪村乡贤、成功电商企业家黄德宏先生接洽,设立梅溪村电商培训基地,为梅溪村提供40多个劳动岗位,培养电商人才430余人次,提高村民就业能力。

近年来,村两委牵头设立专业合作社,让“古早味”老五都手工米粉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产业。

“这么好的古早味,只要抓准市场,让能人参与进来,以后的日销量应该可以达到数千斤。”孙连法表示,看好老五都手工米粉市场前景,米粉厂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订购的设备已经到位,招工方面将优先照顾村里的脱贫户,增加他们的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移风易俗新风尚

梅溪村省钱筹建森林栈道

在梅溪村美桥角落村,一条森林栈道从山底盘旋而上,栈道旁三角梅盛开,让人惊艳。

“森林栈道已投资100万元,这笔钱来自村民们响应移风易俗号召,通过简办佛生日等,将省下来的钱捐献到村里的公益事业。”孙连法说,这几年来,该角落村的佛生日一直简办,每年省下几十万元。“森林栈道将本村3座山相连,最高海拔300多米,我们将森林栈道修建成了梅溪村的后花园。”

10个“邻”字号服务齐出 和谐创建村民心里乐开花

近年来,梅溪村成立“党建+”社区邻里中心,一齐推出邻里食堂、邻里影院、邻里文化服务中心、邻里便民超市、邻里健康小屋、邻里儿童之家、邻里青少年电商培训基地、邻里驿站、邻里会客厅、妇女微家等10个“邻”字号服务项目,让村民心中乐开了花。

自从村里的“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开设了两家邻里便民超市,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后,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自如了。

“我们村有1000多名留守老人。”孙连法说,村里青壮年大多在外经商谋生,为了让年轻人放心、老年人舒心,村里通过建设“党建+”邻里中心项目,完善基础设施设备,一次性推出一系列邻里服务项目,让村中老人家门口就可享受吃喝玩乐购的一站式服务;完善邻里食堂,村中老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吃午饭;设立邻里电影院,村民皆可免费看电影;配备两家邻里便民超市,免费配送货物;提升邻里健康小屋,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定期邀请专家下乡坐诊;投入7万元,购买课桌椅、书柜、玩具、书籍,开设了邻里儿童之家,解决小学和幼儿园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等实际困难;购买一套触摸屏多功能展示台,让村民通过展示台,了解村里的情况及服务;设立邻里青少年电商培训基地、妇女微家、邻里驿站、邻里会客厅等场地,全面挖掘现有资源,让党建工作更有力、基层服务更温馨、邻里关系更和睦、治理效能更高效。

据悉,梅溪村新投用的两台“和谐号”“振兴号”观光车由村民自筹和移风易俗节省下来的资金采购,退伍老兵发挥余热,义务充当驾驶员,在梅溪村主干道招手即停,大大满足了老年朋友出行不便的需求。

邻里公园已经开建了。孙连法介绍,邻里公园位于梅溪流域两侧,拟配备党建红色长廊、路灯、花草树木等,总长1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是党建宣传“微阵地”,让红色文化、党建科普无声浸润党群心灵,不仅让村民享受到幸福生活,也激发了在外乡贤的爱乡情怀。

洪梅镇有关领导介绍,近年来,洪梅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多措并举,发挥特色优势,全面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一是产业项目提质增效。以“政府+国企+协会”模式开发、建设和运营北部新城水产预制菜产业园区,占地290多亩,计划投资20亿元,依托农业、水产、文旅等特色优势,构建研、采、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二是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创新“指挥部+国企+乡镇”模式,引入国企参与镇区中心片区改造提升项目,同时,策划乡村振兴项目43个,总投资17394万元。三是乡风文明持续发展。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积极打造书香洪梅,以洪梅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主体,示范带动1万多人次广泛参与疫情防控、保洁家园、假期益教等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山溪村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考评中位列全市第5名,同时获评泉州市第二批市级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成效显著村),新联村在泉州市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考评中位列第12名,山溪、仁科村获评2021年度“和谐村”荣誉称号,梅溪村获评“南安市第一批文明乡风联系点”与南安市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