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预防秋冬病 名医来支招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霜降之后,又到了秋冬交替时节,这个时候也是季节病容易找上门的时刻,针对秋冬易发病,有没有什么妙招?在民间,也有秋冬进补的习俗,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秋冬进补,哪种体质不宜呢?27日,海都记者专访泉州两位中医名家,为您冬季养生支支招。

秋冬交替 都有哪些易发病?

这个时节,虽然万物进入“秋敛冬藏”的状态,但寒凉的天气还是让一些疾病有了可乘之机。首当其冲的是呼吸系统疾病,骤降的气温让呼吸系统疾病迎来了一年的高峰。昼夜大温差也会引起血管收缩,这时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的发病率也会增加,许多老年人在这个时节还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

同时,冬季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有些老年人在冬季,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的症状。干燥的天气也会让一些人头皮发炎、头皮屑增多甚至出现脱发的现象。

秋冬时节,也有不少人会间歇性出现情绪低落,易伤感,对周遭的事物提不起兴趣,严重者会出现悲伤欲哭、胃口差、失眠等“悲秋”的现象。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容易在秋季复发或加剧病情。

中医名家 教你防病养生妙招

对于这些易发病,中医上其实有许多妙方妙招。名中医、泉州市中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阮传亮介绍,俗语说“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秋天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萝卜、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百合、蜂蜜、栗子、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都有比较好的保健效果。

而关节炎、骨质疏松方面,阮传亮建议,关节炎可以通过减重、保暖、锻炼、均衡膳食等来防治。他还推荐了两方治疗药膳:一是杜仲脊骨汤,杜仲10~15g,黑豆30g,猪脊骨250g(或猪尾1条);另一方叫千斤拔狗脊煲猪尾,千斤拔30g,狗脊30g,猪尾1条。制法:把用料洗净,加水6碗,煎至1碗,饮汤吃肉。预防骨质疏松上,他建议平日饮食中,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

对于治疗脱发,阮传亮介绍,一旦有脱发要戒辣、戒油腻、戒烟酒。多食芹菜、香菜和西兰花,它们具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帮助预防谢顶。多吃水果、蔬菜、新鲜的肉蛋奶。洗头后用电吹风低温挡吹干头皮,然后让发丝自然阴干,可以预防头皮滋生细菌,防止高温伤害头发。经常更换梳发的方向,避免头发缝越来越宽。他建议秋冬季节尽量使用天然茶籽(茶枯)洗头,能去屑止痒、乌发防脱。

润肺通气防“悲秋”

对于“悲秋”患者,阮传亮说,中医认为肺通于秋气,五行属于金,肺在志为悲忧。出现“悲秋”情况就要适当补肺。比如吃些秋梨、金橘、蜜柚、甜柿、银耳、百合、麦冬、川贝、南北杏、猪肺等。同时,也要减少摄入辛辣煎炸等容易耗伤津液的食物。阮传亮还介绍了一个调理高血压和高血脂的茶疗方——山楂荷叶茶。取山楂10~15克,荷叶10克,每周2~3次。

而对于一些呼吸道疾病,安溪中医世家、青年名中医张锦彬也有自己的妙招,他说来点性温的桂花泡水饮服就是治疗寒咳嗽的良方。对于皮肤瘙痒患者,他建议用100克夜交藤煎水泡澡,连续5天,可有效缓解。他还建议老人洗澡不宜用硫磺皂。

秋冬养生上,张锦彬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医讲究“春捂秋冻”,秋季,人的气下沉丹田,冻一冻会增加“封藏”的能力。对于冬天里腹冷、腰凉、腿寒的人,他推荐可以用羊肉加桂皮炖汤食用。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秋冬季进补,比如舌体胖大舌苔偏厚的人不要在秋冬进补。这种体质的人越进补痰湿越重,过多的进补还可能会让糖尿病缠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