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当志愿者
助力社区防疫
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文毛朝青/图) 在福州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核酸采样点,有这样一群身影在忙碌:核对健康码、测量体温、分发贴纸……大凰山社区润和郡小区的业主们自发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社区防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日,记者在润和郡小区看到,几位身穿志愿者马甲的业主正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我们都是自愿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主要负责小区卡口和社区核酸采样点的防疫工作。”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注意到,防疫工作需要大量人手,而社区工作人员较少,于是小区业主委员会召集了有意愿的业主,一起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
业主许先生主动承担起小区卡口的轮值工作。“我一般早上5点多下楼帮忙,主要负责帮助布置小区后门的核酸采样点,接着就来小区卡口,负责测温工作。”许先生表示,平时,社区工作人员给予了他许多帮助,现在他希望自己也能为社区防疫工作尽一份力。
“谢谢这些业主志愿者,他们用心守护着其他业主的安全。”小区住户吴女士表示,每次进出小区时,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她就觉得很安心。“我们小区至今‘无疫’,其中有这群业主志愿者的一份功劳。”
对于业主们的举动,大凰山社区书记黄东十分感谢,“他们的举动帮助小区保持‘无疫’状态,也为我们的社区防疫工作增添了一份力量。”
公交志愿服务队
老党员挺身抗疫
海都讯(记者 刘文辉通讯员 杨胜兰 文/图) 15℃的深秋,4点的铃声响起,白衣执甲,蓝衣为盾,自疫情发生以来,康驰新巴士迅速成立“守护安康驰风志愿队”,投入到这场全员抗疫中。
11月1日早上5点,寒风冰雨中,这些志愿者早早来到晋安区的各个检测点。摆栏杆、搬桌椅、放好核酸检测试剂瓶,仔细地消毒……
“小姑娘,今天好冷呀,我们的核酸检测会准点开始吧?”早上6点,在晋安区浦东社区鼓山苑小区核酸检测点,一位70多岁的奶奶焦急地询问。“会的,奶奶您放心,健康码请准备好,您是第一个,我帮您录入下信息。”康驰新巴士的党群工作人员叶静耐心地回答。
“黄码的市民不要急,请保持好一米距离,戴好口罩。”早上10点,在晋安区鼎屿社区核酸检测点的黄码通道的队伍有点长,康驰新巴士机务员张武在现场维持着秩序。他告诉记者,该检测点同时有设黄码和绿码通道,人流量比较大,工作强度也更大些。“到现在我已经站了5个小时了,但还是要坚持,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提醒市民检测完毕后立即回家,不要逗留。”
“我们想保护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城。”康驰新巴士的老党员陈恢说,城市虽然按下了暂停键,但是他们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共同守护这个家园。
一线医务人员 舍小家为大家
海都讯(记者 林宝珍 胡婷婷) 10月23日,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福州的平静,全市上下争分夺秒,全力投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众多医护人员也再次身披战袍,舍小家为大家,奔赴一线支援核酸采样、排除万难坚守岗位。
“需要人手?我继续来!”发出延续“作战”申请的是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医务人员林谷镔,她已连续参与核酸采样工作10天。
10天以来,她和同伴们陆续投身于10个不同点位的核酸采样工作,从旭日东升到华灯初上,默默接力。
从2020年疫情发生后,每次福州需要支援,林谷镔便会穿上防护服,舍小家顾大家,成为一名光荣的核酸采样志愿者。林谷镔说:“前几天有一次4点多起床,出发核酸采样时,女儿跑出房门跟我交代,‘妈妈你要保护好自己哦!’听完心里暖暖的。”
来自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护士长施家芳,曾在今年4月奔赴上海抗击新冠疫情,她深知,疫情很可能给群众的生活和医院工作带来挑战。施家芳迅速整理好随身用品,住在医院里,以避免出现家中小区被封控而无法正常上班的情况。
“我们病区患者很多,近期因疫情,每天都有同事被临时封控在小区,部分护士也响应号召支援福州社区核酸检测,这让本就繁忙的科室几乎难以运转。很多同事主动申请延长上班时间,还有的同事刚下夜班,就自愿顶替被封控的同事值下一个夜班。所以我也不想因黄码居家而给其他同事增加压力和工作量,能避免的就尽量避免。”施家芳说。
谁知,在医院住和工作了两天,10月28日,施家芳意外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也变黄了。她担心回家了,小区一旦封控就出不来了,于是就住在自己的小车里,等码转绿了就立即回医院上班。就这样,她把车停在空旷郊区公园的路边,三餐点外卖,夜晚只穿单薄的衣裳睡在车里。对此,公婆对她说:“你尽管安心工作,家里和孩子我们看着,你放心。”
临时绿色通道 核酸暖心高速
海都讯(记者 林涓 陈琦 通讯员 彭辉 文/图)“社区吗?我的健康码不知道怎么变黄了,我一个人住,腿脚行动不便,现在要去哪里做核酸?”近日,在接到来自乌山九巷一名八十岁的独居老人的求助电话后,福州乌山社区随即将该人员实际情况及主要困难上报街道。
考虑到现下检测医务人员不足,无法短时间内安排人手上门检测,街道便立刻组织协调小区物业人员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上门,对接辖区派出所调用警力协助接送人员前往五一广场核酸点进行核酸检测。“我以为会很麻烦,结果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志愿者们就和我说检测完可以回家了。”老人说道。
无独有偶,在乌山防空洞北坡核酸采样点,腿脚不便的李大爷只是停下他的残疾人车,随口向志愿者一问“无法下车做核酸该怎么办”,志愿者便拿过他的手机进行操作后,就有“大白”走到路边为其采样,完成检测速度之快,让李大爷忍不住频频点赞。
“其实每次来我都怪不好意思的。”市民黄女士怀孕7个多月,因为工作的关系,单位要求她每天去测核酸。黄女士说,每次去做核酸检测,不好意思要求工作人员给予方便,都是自觉排队,但志愿者看着自己还带着一个孩子后都让她优先通行,“周围群众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在鳌峰广场核酸采样点,市民陈依伯由于行动不便,出门都需要开着四轮代步车。每当他出现在检测点时,现场志愿者会主动安排他优先采样,还让他的“小车”开进采样点,可以坐着排队,受到特殊照顾的陈老伯都会给志愿者和让位的市民抱拳表示感谢。
市民们的互相体谅,也让身为志愿者的退役军人黄增修格外感动。黄增修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曾特地叮嘱“遇到特殊人群要给予照顾”。他说:“一轮核酸下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孕妇碰到了十来位,志愿者都主动为他们开通了临时的绿色通道,在整个过程中排队的市民都很友善,都很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