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晋
陈逸之 文/图
11月2日,福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有关情况。据悉,11月1日,福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7例、无症状感染者84例。10月22日至11月1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70例、无症状感染者795例;累计排查密接15796人、次密接10075人,均已纳入管控。目前,福州全市划定高风险区118个,中风险区141个。
全市医护力量充足
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给予福州全力支持。来自省属医院及省内宁德、龙岩、莆田等8地市的近4000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驰援福州市,参与采样、检测、院感、流调等工作。目前,全市医护力量充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日,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原本支援平潭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实验室火速返榕,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该移动方舱实验室被设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并于当晚9时接收福州的第一批样本。移动方舱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可实现24小时运转,具备日检2万管、2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并可根据方舱运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
关注困难群众生活
近期,福州市各级、各部门重点关注风险区内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据悉,本轮疫情以来,福州全市累计探访低保对象、特困人员6056人次,及时足额向70703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10月社会救助保障金6216.84万元;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74914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374.57万元。
在优化核酸检测方面,福州市教育局局长游昕表示,目前,福州已将中小学生纳入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学生排队时长。各高校根据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同步在校内开展核酸检测,采取分片检测、错时检测、即到即检等方式进行,努力提高效率。
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同时,通过与区域核酸检测时间相衔接,统一将初、高中线上教学开始时间调整到每天8:30,小学调整到每天9:00。中等职业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必要调整。高校自主安排线上教学。学生的网课与日常上课时间同步,地点由教室改到宿舍。
此外,全市各教学教研单位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功能升级,安排教师开展线上答疑并组织培训,累计下发9360多个优质教学资源包。学生若因核酸检测错过教学时间,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回放、线上答疑等方式补差补漏。各地各校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统分结合”抓教学。
疫情防控期间,福州还全面开展了线上家访包括心理家访,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全市教育系统已开通15条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方便家长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寻求到专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