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等待重启

来自封控一线的记者日记

小区解封了,真是激动人心

编前:小区突然被封控了,老百姓的生活如何?真实的心情咋样?解封后情况如何?记者刚好被隔离在小区里,用文字记录下了真实经历。在疫情防控歼灭战中,有一批“隐形战士”,他们24小时不“打烊”,用数据赋能精准防控,全力以赴开展大数据排查,助力大家尽快“重启”,恢复正常生活。

N海都记者

刘文辉/文 毛朝青/图

记者所在的小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北二环西路,是鼓楼区较早被封控的小区楼栋之一,封控原因是社区筛查出了一名无症状感染者。从10月26日至11月2日,封控时间超过一周。作为记者,天天奔波在一线,突然被隔离在家,确实有不一样的体验。

封控期间记者的真实心情咋样?封控区中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记者用文字记录下来自封控一线的点点滴滴。

解封当天激动人心 有居民第一件事是遛狗

11月2日早上8时整,小区物业人员发出通知:“今天所有住户做完核酸可以解封出去了。”消息一传出,大家都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兴奋。

取走被放置在楼栋旁菜鸟驿站中的快递,去市场买新鲜的瓜果蔬菜……大家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我的第一件事是去遛狗,之前都只能牵着它去天台走一走,而且感觉狗这几天还吃胖了,赶紧运动一下。”业主黄先生说。

“本来想着出门找个餐馆吃顿火锅庆祝一下,但现阶段是不可能的。现在出门发现街上人比较少,广场舞也不能跳了,我就继续待在家里。”退休人员刘女士向记者说道。

我们很幸运,小区最早出现一位无症状感染者后,每天的核酸检测报告都没有发生异常,也不像高风险区行动更加受限,需要上门核酸、送菜等。不仅如此,这期间还收获多方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此次为我们提供服务保障的社区工作人员有5人,物业公司3人,另聘保安28人,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

此外,以前扔垃圾都是定点定时的,时间为早晚的6点到9点,统一放置在楼栋外的垃圾分类屋中。而封控期间,物业工作人员特意将垃圾桶放在小区一楼大堂,提醒大家有序丢垃圾,再由专门人员统一处理。“我们有5个保洁人员,垃圾都是当天清理。社区还专门请人来消毒,物业也会定期消毒。”物业管理人员说,接下来还是要严防严守,按防疫要求执行工作。

突然封闭“足不出栋” 社区“投喂”最让人欣喜

10月26日上午11时许,物业公司在业主群中通知要封楼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将门口围起,守在楼栋门口,对住户“只进不出”。大家出门仅限下楼做核酸、扔垃圾、拿外卖。

由于通知来得太突然,虽然有些家庭备有不少囤货,但大多数人还是担心物资不够用。好在线上的外卖依旧可以下单,只是不能送到门外,而是配送至楼下,由志愿者帮忙提进一楼大堂里临时搭建的置物架上。记者每次下楼做核酸,都能看到置物架上堆着满满的物资。

“95后”钱女士每天都要下楼拿货物,她说,自己在10月25日时还向保安了解情况,得知小区很安全后,便没有做任何准备,没想到第二天就通知封控了。“这几天,基本上每天我都要点一次朴朴或者外卖,刚开始朴朴的菜还抢不到,好在后来恢复如常,价格也和之前差不多。”

最欣喜的是,27日还有来自左海社区的“投喂”。当天下午2时许,他们敲门后,为我们送来了一箱牛奶、一盒30个左右的鸡蛋和三袋鸡蛋挂面。“谢谢你们,这是每一家都有吗?”“是的,我们现在就在挨家挨户送过去。”社区的工作人员回答。

每天叫早的是敲门声 邻里间也更熟络起来

封控后,小区内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早上7点左右志愿者们的敲门声,提醒每家每户下楼,前往一楼的大堂外测核酸。时间是上午6点到12点,可根据自己的安排随去随做。

从10月31日起,福州开启了阴雨模式,之后再下楼做核酸时,能感受到秋雨的寒冷,记者也不由得对“大白”感到敬佩。虽然搭起了遮雨的帐篷,但四周依旧有冷风灌入,而“大白”似乎早已习惯,手上的动作依旧娴熟稳重。

做完核酸,要到入口处找志愿者登记信息,并接过每天都是不同图案的贴纸,有镇海楼、福道等,满满的仪式感。

居家生活让邻居之间也更熟络起来。除了在业主群里互相讨论最近胖了多少斤,也会互相帮助。11月1日,群里有业主发出提醒:“退休人员认证开始了,不要被疫情影响忘记认证了,影响明年的退休金。”“门都出不去,怎么去社区认证?”晚上的业主群成了“答疑解惑”群。“在微信里操作,关注‘福建社保’微信公众号,点击服务大厅,服务大厅页面里可以切换成老年人模式自助服务,很简单……”在大家“手把手”的指导下,不到10分钟,有需要的人就完成了认证。

解封后,大家也互相提醒、督促,纷纷在群里发言:“楼下的围栏都撤了,但是业主们进出要配合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健康码,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自由!”“出去还是不要到处跑,戴好口罩,不给别人添麻烦。”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