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科技日报
半岛都市报 扬子晚报
近日,全球首款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简称吸入式新冠疫苗)在上海正式开始免费接种。而在江苏无锡、淮安、扬州等地,也正式开展预约接种工作。
前不久,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将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据了解,吸入式新冠疫苗由康希诺生物研发生产。此前,康希诺生物的“一针苗”已为民众带来了接种便利和免疫保护。本次吸入式新冠疫苗与“一针苗”所使用的疫苗配方是完全相同的。在不改变疫苗成分的基础上,创新给药方式,将疫苗雾化成微小液滴,通过“口腔吸入呼吸道”的方式接种。
吸入式新冠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且完成基础免疫满6个月人群。这里的基础免疫,是指已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北京生物、科兴中维、武汉生物)或接种1剂次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肌注剂型)。本次吸入式新冠疫苗仅用于加强免疫,不可用于基础免疫。
记者了解到,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主要包括雾化和吸入两部分,疫苗液被雾化为细小的颗粒注入雾化杯后,接种者须在15秒内完成口含深吸,并憋气至少5秒。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接种了吸入式新冠疫苗的市民普遍反映,整个过程还是让人很容易接受的,吸入的感觉就像“喝饮料”,味道甚至还“有点甜”。
那么,为什么要把“打”疫苗变成“吸”疫苗呢?吸入疫苗为什么会感觉甜?吸入时又为什么要憋气5秒呢?记者专访了相关人士。
□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把肌肉注射疫苗改为吸入式呢?
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相较于肌肉注射的方式,吸入方式能多刺激一种免疫反应,即黏膜免疫。
吸入式疫苗接种现场会有一个类似咖啡机的气雾化设备,一按按钮,它就能把0.1毫升疫苗(传统肌肉注射疫苗剂量的1/5)气雾化成很小的颗粒。雾化后的疫苗被装在吸入杯里,接种者用嘴在杯口将疫苗吸入,疫苗会随着吸气达到口腔、气管、肺部肺泡等黏膜细胞中,激活黏膜免疫。
这种免疫方式更像自然的免疫过程,体内免疫的激活更加“顺理成章”。而肌肉注射的方式更像是“空降”体内,免疫系统有“紧急应对”的感觉。
吸入式疫苗在有效提高体液中和抗体水平同时,还可以在呼吸道的黏膜中产生抗体IgA,可以弥补现阶段疫苗无法阻止奥密克戎感染上呼吸道的短板。
记者:有的接种市民表示,味道有点甜,还需要憋气5秒,这是为什么呢?
朱涛:甜是因为在疫苗的辅料里加入了很低浓度的蔗糖,用于提高腺病毒载体的稳定性。
憋气5秒是因为要保证疫苗在肺部停留的时间。整个过程就是,接种者先呼一口气,然后拿起杯子深吸一口把杯子里的气雾颗粒吸走,憋住5秒后正常呼气,疫苗接种就完成了。这个呼吸过程和平时大家测肺活量时是类似的。另外,延长憋气时间并没有必要。
记者:为什么不能用鼻子吸入呢?
朱涛:主要考虑不是所有人接种时鼻道都是通畅的,如果有鼻炎或者鼻道不干净将影响给药效果。用嘴吸气的好处是气道通畅,较好控制,因此用嘴吸入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