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记者昨日获悉,11月2日,泉州市鲤城区江南片区完成防洪排涝专项规划及东浦片积涝点排除专项研究。
江南片区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地貌条件,决定流域汇流时间短、流量变化快、排水强度大、陡涨陡落的洪水态势。此前,强烈暴风雨形成的洪水汇流到晋江下游金鸡拦河闸以下感潮河段,受天文大潮顶托,外江水位高于堤防内降雨积水位,洪、潮、涝三者相随而至形成江南片区火炬街、南环路经贸学院段、江南大街等低洼地带长时间内涝。
据悉,本次规划尽可能将洪涝水截流转输直排外江,减少江南片区排涝压力。南侧与晋江池店片区规划衔接,在南低干渠下游与晋江池店处设分隔水闸,确保两个排涝片区独立排涝;清理渠底淤泥,扩大排涝通道规模,规划霞洲引港河道宽度拓宽至25m,增加行洪能力;增大强排能力保证江南片区的防洪排涝安全。
同时,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更多的蓄滞空间,规划滞洪区总面积34.86公顷,比联排联调规划面积27.87公顷新增6.99公顷,其中,扩大现状东浦滞洪区和霞洲引港等约1.99公顷,新增洋屿排洪渠两侧绿地作为可淹没滞洪区面积约3公顷,新增乌石山紫帽山峡谷现状水塘作为滞洪区面积约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