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大学生花式养宠 “纸箱狗”走红校园

看门、遛弯、串门一样不落,在疫情防控期间,给不能外出的住校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小赵的同学带着“小狗”来串门

纸箱小猫

N海都记者 林涓

受访者供图

“有小狗了,不和没宠物的人玩。”“大学生们好像在养一种很新的‘狗’。”……近日,一阵“养狗”热潮风靡国内各大高校,“大学生开始花式遛狗了”“宿舍小狗”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股热潮也吹到了福建省内的高校。

原来,这些宠物并不是真正的动物,而是大学生手工制作的宠物狗。在社交平台上,学生们纷纷晒出自己用废弃纸箱手工制作的宠物,各高校的宿舍走廊和操场上都出现了这些宠物的身影,更有学生还开办“小狗托儿所”、策划“遛狗走秀”等活动,场面诙谐又可爱。对此,许多学生认为,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这种方式自娱自乐,能为不能外出的日子增添不少乐趣。

开办“小狗托儿所” “遛狗走秀”乐在其中

把自己手工制作的“小狗”拴在寝室门口“看门”、带上“小狗”到操场上和朋友一起遛弯、带“小狗”去别的宿舍串串门……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一的学生小赵,是此次热潮中的一位“有狗人士”。

10月29日,小赵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了许多大学生手工制作小狗的视频后,她便按捺不住,马上向室友借了快递盒、马克笔,动手制作“纸箱狗”。

小赵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一只小狗,疫情防控期间,她很难回家见到小狗,所以动手制作一只,也算是另一种陪伴。“我做的这只狗狗名字叫‘小花’,它和家里的狗狗不太一样。家里的是直毛,比较瘦,做的这只是卷毛,胖胖的小狗,看起来吃得比较有营养。室友也会轮流带着‘小花’去玩。”

无独有偶,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的大四学生肖肖(化名)和她的室友们也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制作的“小狗”,还拍摄了“遛狗走秀”的视频。在视频中,肖肖和室友分别牵着自己制作的小狗亮相镜头前。记者注意到,每只“小狗”都各有特色——形似动漫人物“柯南”的“名侦探柯狗”、身材肥大的“胖狗”、佩戴墨镜和项链的“酷狗”……

“整个制作的过程还是很充实有趣的!”肖肖说,封校不久,自己和室友觉得无聊便开始尝试制作“小狗”,制作过程中,还会想着“小狗”需要什么样的搭配,才能看起来更特别。此外,为了更好地照顾“小狗”,肖肖和其他同学还开办了“小狗托儿所”,“我们把小狗带去给宿管阿姨看了,阿姨说可以养的,我们玩得开心就好”。

纸箱宠物花样百出 成为大学生社交新方式

随着“养狗”的学生越来越多,恐龙、猫、青蛙、蟑螂等纸箱宠物也渐渐出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成为新的“社交工具”。小赵告诉记者,刚制作完小狗,她便将小狗带去学校超市,一路上,偶遇了不少“小狗”“蜗牛”“小猫”,“一开始我还挺不好意思的,只敢把‘小狗’放在购物篮里,但看到大家都大大方方地带‘宠物’出去玩,我就觉得没什么了”。自那时起,“小狗”便和小赵形影不离,“同学们看到觉得很有意思,就会给我的‘小狗’拍个照”。

对于“养狗”热潮的风靡,小赵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排解烦恼的渠道。“封校确实挺让人苦恼的,但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待在学校里,可以沉下心来做这些事。好多年没有用这么原始的工具和方法做手工了,也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创意,特别有意思。希望就算‘养狗’热潮过了,大家也还能这样一直开开心心的。”

对此,肖肖认为这也算是封校期间的“苦中作乐”,不仅能够“废物利用”,还能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封校期间大家出不去,每天都要做核酸和上网课,待在宿舍里也有些憋闷。纸箱小狗的走红给很多在校的大学生带来了快乐。大家都在开动脑筋,想出很多新奇的想法,在学校里能够有更多的快乐美好的回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