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医生“移花接木” 男子足趾变手指

N海都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成晓宇 涂振兴

在泉州务工的男子李先生,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压伤,导致右手手掌处大部分离断,损毁严重。工友见状,立即为他进行简单包扎,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到第910医院救治。

被压坏的大拇指和中指,再次“长”了出来

由于李先生的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缺失,考虑到没有手指将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与李先生及其家属沟通,第910医院骨科综合病区医生团队充分论证手术方案后,决定在腰麻+臂丛麻下行游离左股骨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右手残端创面术,游离右足第一、第二足趾全形再造右拇指术,游离左足第二足趾再造右中指术。

经过精心准备后,医务人员开始为李先生进行皮瓣移植和足趾再造术。首先对皮瓣及分离血管的区域进行了细致设计,解剖出需要离断的肌腱、细小的血管和神经,成功分离出足趾,接着重建一个与原拇指相同功能的手指。

经过近15个小时的努力,李先生的右手大拇指及中指再次“长”了出来,恢复血供后手指再次变得红润起来,手术取得了成功。

术后,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李先生的手指恢复良好,新拇指温度、色泽、毛细血管反应均正常,目前已经可以轻微屈伸了。

手术线细如1/5发丝,将缺损部位精细吻合

医生介绍,人的大拇指又叫做“手指之王”,其功能占手部功能的50%以上,没有了大拇指,抓、握、捏等重要动作都无法完成,所以要移植脚趾来弥补大拇指。

由于手足的血管管腔非常狭窄,每一个微小细节都决定手术的成功与否,如同在显微镜下“走钢丝”。在显微镜下,手术医生灵活控制一条仅如发丝1/5粗细的手术线,将缺损的血管、神经、肌腱进行了精细吻合。

据骨科综合病区负责人艾建国介绍,为使李先生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功能,除了手术的成功,后期还将专门对李先生进行康复训练。一方面是运动康复训练,包括手指活动、屈伸、拿取物品;另一方面是感觉康复,足趾移植到手指处后,短期还没有神经感知功能,后期神经会以一天一毫米的速度重新生长,大脑也需要重新去识别和指挥手指恢复感觉功能。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