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童 文/图
“车辆发生事故,把车送往4S店进行维修检查后,觉得4S店维修报价过高,选择直接报废不维修,4S店却要收取一笔超万元的拆解费。”前不久,福州的江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烦心事。因对4S店收取的拆解报价费有异议,他的车一直停在4S店,迟迟没能进行后续的报废流程。
车主:维修金额高达10万多,不修了被告知要缴拆解费
江先生告诉记者,10月22日,他遭遇了一场交通事故后,将车送往福建中升之宝汽车4S店进行维修。4S店对江先生的受损车辆进行检查后,给出的车辆维修金额达到了10万多元,江先生觉得价格过高,计划通过保险公司直接将车走报废程序,不准备维修。11月10日,他去4S店提车辆走后续报废流程时,4S店的服务顾问却告诉他,车辆不在他们店内修的话,需缴纳一笔拆解报价费,是车辆维修报价总额的15%。经测算,江先生需支付1.5万元,否则无法将车辆提走。
“我对他们收取这笔拆解费的合理性表示怀疑,这么高的拆解费是如何产生的?”江先生说,当时他向对方提出了异议,但是对方却告诉江先生,他在车辆维修前,曾同意过一份事故车辆委托维修协议,协议的内容就有相关条款。“当时4S店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发了一份事故车辆委托维修协议给我,我没有签字,但有通过微信对这份协议表示认可。”
根据江先生提供的事故车辆委托维修协议,记者看到,协议的第三条规定,如甲方车辆未在乙方定损维修,乙方将按维修报价金额的15%收取拆解报价费,“我觉得这是‘霸王条款’,这么高的拆解费也没有明细,希望他们对这笔拆解费用进行明细列支,合理的费用我是可以承担的”。
4S店服务顾问:委托协议已规定拆解费,车主同意,目前正协商解决
11月16日,记者联系了涉事的福建中升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曾与江先生对接的服务顾问陈仕榕告诉记者,江先生在受损车辆进店维修前,就与他们公司签署了一份事故车辆委托维修协议。“车辆如果在我们这里修的话,就不收这笔拆解费,如果没有修的话,我们才收取这笔费用,协议中规定得很清楚,江先生当时也表示同意。”陈仕榕说,这笔拆解报价费,包括帮客户走保险公司全损流程,与保险公司对接等所产生的人工费用。“就相当于我们帮他搞定全损,收取这个费用。”
陈仕榕表示,目前他们正与江先生进行积极协商,希望能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此事。
那么,类似车辆“拆解费”的收取是否有统一标准呢?判断收费是否合理的依据是什么?对此,记者也咨询了有关业内人士,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内,收取拆解费属于一种“行规”,所谓汽车拆解费,指的是人工费和车辆检测费用。车辆在定损过程中,需要对不能确定受损程度的零部件进行拆检。在收费标准方面也没有统一标准,大都是按照维修报价的5%~15%来收取,不同品牌的拆解费标准不同,视车损情况及现场拆解具体情况而定。
律师:可通过协商确定损失数额和分担比例
针对此事,福建新世通律师事务所康国俊律师表示,4S店拆解受损车辆确实存在各种成本,收取必要费用是正当合理的。但如果仅凭车辆未在店内维修而收取高额拆解费,显然也会造成对消费者的显失公平,剥夺了车主自主选择维修方案的权利。建议4S店、车主、保险公司,按照《民法典》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通过协商共同确定损失数额和分担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