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周字艺 通讯员 廖金朋) 近日,在经过冬日的连续雨水之后,永安市的观鸟爱好者在大洲后沙溪河畔,发现了两位鸟类新客,它们分别是水鸟家族的红嘴巨鸥和黑尾鸥,此前在永安尚未有过记录,均为三明市的鸟类新记录种。
记者了解到,25日中午,永安市的观鸟爱好者在大洲后沙溪河畔观察雨中树上的普通鸬鹚,发现了河滩上的红嘴鸥小群,其中混有一只喙部明显较粗且更红,并有灰黑色冠羽的鸥鸟。后经咨询确认得知,该鸟为红嘴巨鸥。
当时,这群红嘴鸥正停落在水库岸边滩涂上,除了红嘴巨鸥,另外还混有白鹭和反嘴鹬。由于受空中两三只黑鸢的干扰,它们不时会飞起,在河面上飞舞盘旋几圈后,又落回略微露出水面的滩涂。
当天午后,当地观鸟爱好者又远远地观察并抓拍到一只“怪鸟”,它正在雨中捕食,羽色有些像黑鸢。它的身影一闪而过,没有来回飞掠,没有停留。事后经确认,这只“怪鸟”叫做黑尾鸥。
黑尾鸥
中型水鸟,体长46~48厘米。夏羽雌雄相似,头、颈、腰和尾上覆羽以及整个下体全为白色;背和两翅暗灰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顶至后颈有灰褐色斑。
黑尾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成天集群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库与沼泽地带,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黑尾鸥分布状况为常见,繁殖于山东及福建沿海。(刘永生/摄)
红嘴巨鸥
资料显示,红嘴巨鸥是大型燕鸥,体长48至55厘米,全身总体灰白色,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嘴粗且红,额和头顶灰黑色,尾黑色,主要栖息于海岸沙滩、平坦泥地、岛屿和沿海沼泽地带,也栖于河口、内陆平原和荒漠的湖泊与河流中。
红嘴巨鸥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飞行敏捷而有力,两翅扇动缓慢而轻,频繁地在水面低空飞翔。红嘴巨鸥喜沿海、湖泊、红树林及河口,主要以小鱼为食,也吃甲壳类等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雏鸟、鸟卵和小鸟,广泛分布于国内外,国内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河北和华东、华南沿海,部分迁徙或越冬于新疆、香港和台湾。(罗华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