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央视 中国政府网 人民日报客户端
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如何让疫情防控更精准、更有温度?如何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如何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焦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
“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说。
程有全表示,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
与此同时,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对高风险区既要严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户”,也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需求。
“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程有全说。
对各类层层加码行为
要加大曝光力度
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部分地方出现了疫情规模性反弹的风险,一些地方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
通过国家“九不准”留言板和舆情了解到,目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准,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且与国家政策不符;二是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单一、态度生硬、缺乏耐心,与群众沟通不畅,容易激化矛盾;三是少数地方涉疫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容易引起群众的一些误解。
要整治层层加码,地方党委和政府就必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对于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还有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现有疫苗对降低重症
和死亡仍有较好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11月2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有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显著减弱。
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积极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基础性疾病、高龄、未接种疫苗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现有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持续加强核酸检测机构监管
今年以来,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许昌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对监管中发现的核酸检测机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我们历来严格执行检测资质准入和质量控制,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部分民众担心,做核酸时容易造成感染。对此,郭燕红说,核酸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非常重要,采样现场要设立清晰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加强采样秩序维护。个人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不要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尽快戴好口罩离开。
对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
科学分类收治
高龄老人和肿瘤患者,特别是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属于容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在医疗救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首先对于高龄老人来讲,我们知道高龄老人往往患有基础性疾病,有的基础性疾病还比较严重,有的老人会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会导致一些基础病加重,也易成为重症。对于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因为手术或者放化疗,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因此也是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我们知道,肿瘤治疗期的患者,肿瘤治疗是不能中断的,这也是我们一再坚持的,基础性疾病和新冠肺炎一定要一同治疗的原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科学分类收治好这样的感染者,妥善做好医疗救治的安排,积极治疗基础病,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在医疗救治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妥善组织好高龄老人、肿瘤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医疗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救治和照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