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社
北京日报
不断适应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和疫情防控新形势,科学精准优化细化防控举措,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必答题。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1月10日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域管控等出台相应举措,力求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让核酸检测更有针对性
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的重要手段,但全员核酸检测有无必要天天做?所有人都要参加吗?
二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月21日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明确提出,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近日,北京、广州、重庆等地发布的核酸检测通告中,检测对象的范围等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在11月30日举行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决定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自11月30日起,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广州在一些区的全员核酸检测中,探索对部分人群予以免检,如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不参加核酸筛查,减少人群聚集感染的风险,节约全市核酸资源。
重庆则明确,“无疫小区”“无疫社区”不参加近期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郑州等地提出,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除高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停止集中核酸筛查,恢复低风险区管理。
在河南新乡牧野区,当地投入300台自助采样设备,设置于商场、企业、超市、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居民自助采样,随采随走。
让风险区划定更加精准
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措施落到实处,该取消的坚决取消,才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在近期的疫情防控中,各地正按照精准防控的要求,将高风险区精准到楼栋、单元,避免一旦出现病例就封住整个小区。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记者注意到,除个别楼栋用安全隔离警示带围住示意外,小区其他楼栋和区域均可自由通行。
北京市11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经严格评估,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同时,对于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做到“应解尽解”。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街道花朝一期小区的居民近日得知,小区已创建“无疫小区”。根据最新规定,“无疫小区”可暂不开展核酸检测。
昆明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表示,科学划定风险区域,为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地要严格按照风险区的管控要求,切实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让防控措施及时跟上疫情形势变化
呼和浩特市不断调整疫情防控政策:11月6日,部分区的沿街超市、便利店等涉及生活物资经销的营业单位逐步有序恢复经营;11月10日,陆续增开部分公交线路并恢复地铁1号线、2号线运行服务;11月12日,调整高低风险区管控措施……
当前,多地结合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政策变化,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推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11月15日,包头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有序返校复课;广州市有序开展风险区域内人员疏解工作,尽力满足风险区域人员疏解意愿;乌鲁木齐市优先开放低风险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类经营场所,11月29日起居民可以乘车前往辖区内低风险区购物、办事;武汉市全面推行疫情防控“场所码”,确保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焦点
广州多区解除临时管控区域
N南方都市报 北京青年报
在11月30日举行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宣布各区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包括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疫情防控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11月30日午间,广州天河、越秀、荔湾、番禺、白云等区相继发布通告,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解除临时管控区域,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特别是本轮疫情一度最聚集高发的海珠区,也是全区全域(除高风险区外)按低风险区管理。11月30日下午,海珠区连通外界的各桥梁要道纷纷撤出了隔离多时的水马、护栏,全面恢复了车辆、行人正常通行。
与此同时,权威人士和有关专家也指出,广州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并不意味着“躺平”。各部门要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到不动摇、不走样;市民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家人、同事、朋友的关键守护者,应对新的举措予以准确理解并遵守,配合科学核酸检测,加快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