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鲤公宣
突然收到“儿子”QQ信息,要求添加老师QQ账号,缴纳课程费用36000元。睡得迷迷糊糊的泉州一男子立即转账。事后清醒发现不对劲,连忙报警。幸得警方启动紧急止付机制,追回全部钱款。记者了解到,从11月17日到24日,泉州鲤城公安分局在一周内通过反诈预警、紧急止付等方式,成功阻止三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案例一 假客服来电欲转账 反诈预警成功拦截
11月17日下午,在鲤城区常泰街道一汽车维修厂上班的吴先生接到一名自称是某电商企业“客服”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吴先生存在违规操作问题,需要紧急处理。
信以为真的吴先生想都没想,便按照“客服”的指令,先下载某App,后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再根据对方要求欲转账2万多元到“安全账户”。
就在这时,常泰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的预警信息,提示辖区的吴先生有被诈骗的风险。民警随即联系上吴先生,经过民警的询问、查询、核实,很快就阻止吴先生转账。随后,民警还耐心地向吴先生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和防范知识。
案例二 冒牌“儿子”催缴费 紧急止付追回钱款
“爸爸,我报了三门培训课程,需要交费用,你添加老师的QQ账号,缴费一下。”11月23日13时许,正在午休的高先生手机上突然收到“儿子”的QQ信息,信息要求高先生添加老师QQ账号,并缴纳三门课程费用36000元。
正睡得迷迷糊糊的高先生简单地跟“儿子”QQ上对话了几句,便立即按照要求给“老师”转账了36000元。转账完成后,清醒过来的高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当即打电话向儿子核实,他儿子表示并未要求高先生缴纳费用,高先生才发觉自己被骗了。随后,高先生到浮桥派出所报警求助。
民警在了解情况后,根据高先生提供的具体信息,立即启动紧急止付机制,冻结了对方银行账户,被骗的36000元钱款于24日上午被全部追回。
案例三 远程操作骗转账 及时止损1.1万
11月24日上午9时许,苏女士接到快递“客服”的电话,称其网上购买的学习用品快递感染病毒要退款。苏女士在对方的引导下添加了“客服”的微信,下载了远程操作软件,按照对方提示输入银行卡和密码,先后被转走1.1万元。“客服”让苏女士继续操作,苏女士猛然想起听过社区民警的反诈宣讲,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随即报警求助。
江南派出所民警快速反应,立即启动紧急止付机制,经过争分夺秒的紧张工作,终于赶在诈骗分子将钱款转移前,成功止付1.1万元。
鲤城公安提醒,当陌生人来电自称是电商或物流客服,提出网购商品有质量问题或丢失可以理赔,并要求您下载某个软件,或打开某个链接进行“共享屏幕”时,请务必拒绝,不要泄露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不向他人提供验证码。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向官方客服平台咨询,确认相关信息。也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自查自检,规避诈骗电话,免遭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