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福州严格查处施工扰民行为

进一步加强夜间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加大对施工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为进一步加强夜间建筑工地施工管理,遏制施工噪声扰民问题频发态势,福州市生态环境局日前联合市城管委、市城乡建设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州市关于加强夜间建筑工地施工管理严格查处施工扰民行为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源头管控夜间建筑工地施工噪声,切实落实参建各方单位的主体责任。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原则上禁止夜间施工

《措施》明确,全市所有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原则上禁止夜间(22:00—次日06:00)施工产生噪声的作业,取得生态环境部门出具的夜间施工证明文件的除外。

同时,在噪声敏感区域内,所有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施工噪声防治方案,明确对施工设备和工艺采取防噪声措施、使用低噪声建筑施工设备和工艺;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在建施工工地,除盾构、抢修抢险、特殊工艺或因交通因素必须在夜间施工的市政管养维护工程等施工外,夜间原则上停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如土方开挖外运、建筑垃圾清运等。施工现场除保障安全措施用电及必要的照明外,应中断施工用电,坚决落实停工措施。

此外,在建施工工地,施工单位在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型冲钻孔(旋挖)成孔灌注桩等有连续施工需要的工艺工序前,应严格论证并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作业。确因工艺等特殊需要必须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应提前二十四小时在受影响区域的显著位置向周围单位和居民进行公示。在中高考等噪声严管期间,原则停止办理夜间施工证明。

对情节严重的将进行联合惩戒

《措施》提出,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不利因素,确定合理的合同工期,减少因工期紧张夜间赶工现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夜间噪声污染防治责任。

同时,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对项目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负总责,监理单位需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各项工作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到位。

《措施》还明确,将加大对施工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未取得施工证明从事夜间施工或超过规定期限施工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行政处罚信息符合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标准的,城管部门纳入评价,住建部门将在招投标等过程采用企业信用综合评价信息;对情节严重的,各相关部门将进行联合惩戒,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