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闽闻· 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发放生活补贴 构建15分钟服务网络

鲤城提供43项暖心服务,关爱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近日,《鲤城区同“新”为“鲤”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政策服务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出台,泉州市鲤城区梳理推出6大政策清单,提供43小项暖心服务,关心关爱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据悉,此次鲤城区制定的《清单》涵盖工作环境、权益维护、职业发展等方面,每条措施都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将暖心服务融入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免费乘坐市内公交

对新就业群体中的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或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人员,在鲤城用人新业态企业可享受相关政策。

其中包括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按照每人100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部分予以补助,每人每月不超过600元,最多发放24个月;提供免费创业工位,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提供公益性创业工位,最长可免费使用1年。

支持新就业群体中初创期优质青年人才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各类创业空间,帮助匹配创业导师,给予最高6.6万元的创业场所租金、首次装修改造专项补助。

为符合鲤城当年度招生入学条件,来(留)鲤创业就业满一年的新就业群体的子女,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3年内免费乘坐市内公交。此外,支持新业态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小微企业按每吸纳一人给予1000元一次性补贴,其他企业减半标准执行。

建设一批“暖新鲤”驿站,提供憩息处

为新就业群体中涉及食品、餐饮、化妆品生产等从业人员免费办理健康证,按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每年年初开展暖冬行动,慰问快递小哥,为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中的“两癌”困难妇女给予3000至5000元补助,对新就业群体中的女员工给予心理咨询、关爱帮扶等服务等。

组织互联网行业领域专家等,适时组织互联网企业开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新媒体运营等公益培训;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组合式税费政策培训;对货运、网约车企业从业人员等开展交通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对新就业群体中的女员工给予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

此外,将在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集聚区域,整合利用户外劳动者驿站、志愿服务驿站、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网点等场所,建设或改造一批“暖新鲤”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纳凉避雨、临时歇脚、免费饮水、加热饭菜、应急充电、爱心药箱(配备常用药)、免费网络等七项基本服务,构建“15分钟服务网络”,保证新就业群体“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伤了能急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