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观鸟8年,首次看见小鸟吃辣椒”

近期候鸟纷纷前来报到,永安天宝岩保护区俨然成为“鸟儿的天堂”

红嘴蓝鹊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红辣椒

白腰文鸟

悠然穿越路面的白鹇

N海都记者 周字艺/文

廖金朋/供图

又是一年候鸟季,位于永安市的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来俨然成了“鸟儿的天堂”。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进行季节鸟类监测时,发现了众多的候鸟,它们鸣声悦耳,艳羽翻飞,异彩纷呈。

沿途都是风景 忙坏监测人员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廖金朋介绍,虽然当地的气温总体偏高,往年当季已经落叶的许多树木,今年黄叶尚挂枝头,甚至有些还郁郁葱葱,但鸟儿还是依旧照常迁徙,前来报到。

“绿翅鸭在河道上游曳,褐河乌开始‘冬恋’,燕雀、黄腹鹨、灰鹡鸰在田地上觅食,树鹨、灰头鹀活跃在林间地头……不时还能观测到栗腹矶鸫、金翅雀、强脚树莺、云雀、绿鹭等候鸟的出现。”廖金朋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监测途中的见闻。

据介绍,除了候鸟,依然活动在保护区内的留鸟们,也相当活跃。赤红山椒鸟和灰喉山椒鸟在浓雾中欢唱,黄嘴栗啄木鸟为空阔的山林高歌一曲。还有不时穿过路面的白鹇,在盐肤木上啄食果实的红尾水鸲,在花丛中寻找食物的雉鸡,一排排挤在电线上的白腰文鸟,吃饱了站在草茎上观察动静的褐翅鸦鹃。

其中,最让工作人员惊讶的是红嘴蓝鹊,它们竟然在一片辣椒地采食红辣椒,“以抵御寒冷的天气”。

“我观鸟已经快8年了,吃辣椒的小鸟,还是第一次见到!”廖金朋告诉记者,每年在保护区中可观测到的鸟类数量有120~140种,“每年8月底左右,天宝岩就能迎来第一批过冬的冬候鸟,到了次年,早则2月份,迟则4月份,它们就离开了。随后,夏候鸟又飞了回来”。

鸟类观测记录 每年都在“上新”

据介绍,目前在天宝岩保护区内,共观测记录到的鸟种达287种。

今年的鸟类观测记录中,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分别是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黄胸鹀,其中黄腹角雉雌鸟为天宝岩保护区首次人工拍摄记录到;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普通狂、短尾鸦雀、鹰雕、斑头大翠鸟等15种。

7月7日,野生动物监测人员拍摄记录到灰翅噪鹛活动的身影。它们一共4只,下山寻找食物,路过半山腰时,正巧被监测人员发现。它们停留在一处箬竹与灌木群落中,有的寻找食物,有的梳理羽毛,有的停靠在树枝上观察同伴。这是永安天宝岩保护区下半年首添的鸟类新记录种,是该区建立影像档案资料的第217位鸟类成员。

8月31日,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人员首次拍到黄腹角雉雌鸟。黄腹角雉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稀少,生活在海拔800~1400米全年湿润温暖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

当天,监测人员在海拔约1200米的山路上巡查,突然发现路前方50米开外有两只鸟儿,当监测人员用长焦相机拍摄后确认,它们是黄腹角雉雌鸟。此前,天宝岩保护区的黄腹角雉自从2018年5月开始被监测记录后,除红外相机偶尔记录到其雌鸟外,人工拍摄记录的都是雄鸟。此次两只黄腹角雉雌鸟的发现,可以初步推断其种群数量的扩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