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过冬神器”迷人眼 你用对了吗?

医生提醒,长时间接触高温,易导致烫伤

商场内销售的“过冬神器”

加热围脖

暖脚袜

N海都记者 林涓

实习生 兰瑾 文/图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各大商场及电商平台上,各式各样的“过冬神器”也渐渐“神气”起来了——除了暖宝宝、暖手宝等往年常见的过冬好物外,今年市场上还有一些“过冬神器”,暖脚袜、暖脖宝等新型取暖小家电,带给大家特别的消费体验。

好物多多 “科技感保暖风”受欢迎

昨日,记者来到福州东百中心地下二层购物广场,不少商家已经将各种“过冬好物”摆上了货架,还设置了独立专区。

带有粉白格子图案的保温杯,画了“玉桂狗”“Hello Kitty”等卡通头像的暖贴,毛茸茸、绣着小羊形象的暖手宝,还有小熊形状的帽子、长着兔耳朵的耳罩等等,琳琅满目、形式各异的商品,吸引了许多顾客驻足选购。

一位店员告诉记者:“此前保温杯、暖宫贴等卖得比较好,这几天开始降温后,来买暖手宝、手套之类的市民更多。”

记者发现,“过冬装备”不仅在线下受欢迎,网上更是刮起了一股“科技感”的保暖风。在网购平台上搜索“过冬神器”,会弹跳出暖手宝、暖脚袜、保暖脚垫、加热围脖等多类物件,有的销量高达4万多件。

售价为168元的暖脚袜,据称采用电暖制热技术。“3秒速热,通过电芯做到持久温暖,同时可进行红外理疗。”

249元加热围脖,买家评价说:“戴着很舒服,对于女生来说还可以暖肚子。”

不少市民也纷纷用上了新式取暖用品。

市民包先生说,天冷后,他就将一个插电式暖脚宝放在办公室。“它能把脚全部包起来,然后可以自己去调节温度,脚暖了,身子也热起来了。”

刚上大学的陈同学告诉记者:“以前冬天写作业很冻手,今年我买了加热暖桌垫,手放在桌子上再也不冷了。现在上网课、写论文、打游戏什么的都暖和多了。”

使用不当 取暖设备易损伤皮肤

不过,也有市民对部分“过冬神器”有安全顾虑。市民吴女士说:“去年,暖水袋放在被窝里,孩子早上起来脚上起了好大一个泡,去医院说是低温烫伤,一个多月才好。”据了解,她儿子去年刚升入大学,网购了一个充电式暖水袋,“晚上睡觉时,脚被烫伤了”。

对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皮肤科主治医师柯辉表示,取暖设备使用不当,经常导致一些皮肤问题。比如,高温状态的热水袋和暖宝宝,如果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导致烫伤。轻者可能出现红斑伴疼痛,严重者甚至导致水泡形成。

暖气或电暖风,也是很多人的过冬神器,但是长期使用,将会降低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导致皮肤干燥起屑,特别是老年人以及皮肤屏障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出现脱屑加重、乏脂性湿疹的发生。因此建议必要时加开加湿器,并加强皮肤润肤剂的使用。

此外,柯医生还提醒,冬天洗澡,千万别贪恋热水的舒服,皮肤过度清洗,可能诱发乏脂性湿疹的出现,出现脱屑和瘙痒症状。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