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文辉 实习生 兰瑾
日前,福州市民郑女士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12月15日19时许,她收到开头为“0088”的号码发送的短信,对方自称是她儿子,要求她下载一个“微脉圈”APP,并搜索账号添加好友进行联系。
“看到儿子的名字,我有点不放心,向孩子的班主任确认后,才知道对方是骗子,险些入坑!”郑女士提醒家长们也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这类诈骗短信。
福州高一家长 收到陌生短信
短信是这么写的:“妈,我是×××(孩子的名字),手机出问题了,现在用‘校询通’跟你发信息,你下个‘微脉圈’加我,有关学习的事和你说。”郑女士马上联系班主任郑老师问询情况,被告知这条短信并非孩子所发。
郑老师告诉记者:“家长发截图给我,并打电话和我确认。我也问了高一年段的其他老师,发现别的班级里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老师们赶紧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说明情况,提醒他们注意。
“因为短信上出现的确实是孩子的真名,有的家长可能会紧张,当下就按短信内容操作。孩子们在学校里,不会使用这样的通信方式。”郑老师介绍,他们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全透明手机柜用以存放学生手机。在校期间,学生有事可以到年段办公室里找班主任或值班老师联系家长,学校门口的保安室也可以打电话。
厦门有位妈妈 被骗24800元
当天,记者按照短信的内容操作,下载“微脉圈”APP并搜索相关账号,发现该账号已经违规。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像这样冒充子女用陌生号码给家长发短信,引导他们下载“微脉圈”APP的情况不只发生在福州,已有家长上当受骗。11月28日,厦门的赵女士收到陌生短信,骗子以“手机泡水”为由要求家长使用“微脉圈”联系,后续又以“缴纳培训班费用”为由要求家长转账。当天,赵女士就向指定账号汇款24800元,事后才知道被骗。
对此,警方也发出提醒,家长在接到此类信息时,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与子女或老师、子女同学的家长核实情况,切不可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家校应及时通过微信群、QQ群、短信等途径进行沟通,最大限度避免此类警情发生。
□相关新闻
工信部下架 微脉圈等二十六款APP
昨日,工信部通报下架2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包括微脉圈、蜜月直播、小蚁摄像机等。
记者获悉,工信部将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持续推进APP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开展垃圾信息整治和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
当前,工信部持续加强互联网行业管理,重点针对移动APP,从政策体系、标准制定、专项行动、技术平台四方面建构起综合治理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44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责令1346款违规APP进行整改,下架94款拒不整改的APP,对发现APP侵害用户权益问题的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明年初,工信部继续开展为期半年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推动《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信部令第24号)修订。(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