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警法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别中了“清华大学培训班”骗局

近来,诈骗分子冒充老师、学生本人诱骗家长缴纳培训费用,已有多人被骗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林君

“清华大学培训班”“仅剩2个名额”,看到这些内容身为家长的你是否也怦然心动?近来,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学生本人,以“名校教授培训”为饵,诱骗家长缴纳费用,已有多人上当受骗。

“女儿”发消息称 想参加名校教授培训

近日,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的陈先生在手机QQ上收到“女儿”发来的消息,称学校邀请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到学校进行培训,表明自己很想报名参加,并发来一张有“清华大学”函头的通知书。

随后,陈先生打QQ语音给女儿想了解清楚情况,但被以“在上电脑课,手机放在宿舍”为由拒绝。QQ中的女儿不断催促陈先生找“报名处主任”报名交费,声称晚了就没有名额了。陈先生便添加了“报名处主任”为好友,向其咨询“培训班”的内容。

“主任”告诉陈先生,报名费用交完会叫孩子来办公室填写报名表,填写完成就报名成功,并提供了两个银行账户,让卢先生分2万元、2.8万元两次转账。

考虑到女儿主动学习是好事,陈先生便直接向“主任”提供的银行账户汇款2万元。

“主任”催交余款 致电女儿求证方知被骗

随后,“主任”又不断催促把剩余2.8万元交齐,陈先生感觉事有蹊跷,便警觉地拨打了女儿的电话求证。听到电话中女儿否认有培训班报名一事,陈先生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及其家长的信息,以学生的名义,用微信、QQ等方式联系家长,告知家长想参加“知名高校”组织的培训班,还会给家长发来“培训通知书”,以此来骗取家长的信任。

如果家长因为高额培训费用有所犹豫,诈骗分子先会以“名额有限,马上报满”“培训时间近在眼前”“培训机会对自己十分重要”等借口营造紧张气氛,之后会以“考上之后费用退还”等借口,说服家长就范。接下来,骗子会以“添加课程”等各种理由,继续诱骗家长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

家长遇到学校收费

不要盲目转账

如果家长想要核实情况,骗子往往会以“正在上课,没法接电话”“手机损坏无法接电话”“现在上电脑课,是用学校电脑和你们联系的”等理由拒绝通话,并以名额即将报满为由不断催促家长转账汇款……

泉港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在遇到学校收费等相关事宜时,请保持警惕,不要盲目转账,要先通过电话、视频或见面等方式与子女或老师本人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交费。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保存好证据并及时报警。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