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近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9级地震,泉州震感明显。作为一种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避震知识?泉州市丰泽区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可以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据了解,丰泽区防震减灾教育基地成立于2001年,位于泉州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泉州市区聋哑学校)内。基地开设以来,累计有17万人次在基地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2005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今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基地的吸引力,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丰泽区防震减灾中心多措并举,对教育基地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已建设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体系。一方面,互动体验产品多。馆内设有由市科协委托丰泽区科协转赠的地震模拟互动体验平台、建筑抗震演示、地震断层演示等地震科普互动模型7大件,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集学习地震基本知识、了解地震历史、沉浸式体验地震、互动式掌握应急避险技能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另一方面,宣教内容贴近群众。在馆内墙壁上,以彩画、漫画的形式,开辟有《家庭避震要诀》《地震活动是有规律的》等专题科普宣传栏,其编选的内容易懂好记,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据介绍,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开设以来,每年都有超过1万名的中小学生在该基地接受了防震减灾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