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2022年闽南文化非遗周举行

观非遗精品 与传承人“亲密互动”

传承人参与现场互动展示 (庄建萍/摄)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近日,2022年闽南文化非遗周系列活动及“街艺福见”第二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暨街头文化艺术达人颁奖仪式开幕。此次活动中,泉州市推出各类丰富多彩的非遗精品,展示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推出80余件(套)展品 还有互动展示

在“闽南非遗精品联展暨传统文化创新展”中,记者见到,泉州共推出了80余件(套)展品,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包括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来自世界陶瓷之都的德化瓷烧制技艺、世界石雕之都的惠安石雕、世界藤铁之都的安溪竹藤编;国家级非遗项目泉州木雕、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泉州花灯;省级非遗项目泉州佛像雕塑技艺、泉州漆线雕技艺、泉州漆篮、泉州锡雕、杨氏戏剧道具、泉州珠绣、泉州彩扎;市级项目泉州布雕画等项目。

展出的不少作品出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或者省级非遗传承人之手,精工细作,蕴含丰富,如王经民的《如意弥勒》、陈明良的《妈祖》、江碧峰的《武生》;还有创新题材的非遗作品,如杨婉红的《福道》、林慧的《锡雕大龙虾》、郑国明的《地下工作者》等。

开展当天,20多位传承人还参与现场互动展示,精美绝伦的展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传承人生动的讲解与展示,拉近了非遗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领略到闽南非遗的独特魅力。

多地现场展演 泉州歌曲《刺桐》颇具闽南风

与此同时,泉厦漳非遗大市集在厦门中山路举行,活动集结了60个具有地域特点的非遗项目,同时有近百个市集摊位将进行展示、交流、售卖。

泉州地区参展的项目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泉州花灯、灵源万应茶、永春纸织画、铁观音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泉州金苍绣技艺、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南音乐器制作技艺、泉州通草工艺、永春陶瓷烧制技艺、泉州养生香制作技艺、安溪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崇武鱼卷、龙湖肉粕。商品琳琅满目,特色鲜明,有细腻精巧的船模、提灯、台灯、南音乐器;栩栩如生的妆糕人、通草画、金苍绣团扇;有个性定制的永春陶瓷、毛笔、养生香;闽南风味崇武鱼卷、安溪成珍桔红糕、龙湖肉粕;清香甘醇的铁观音;居家养生茶灵源万应茶等。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街艺福见”第二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暨街头文化艺术达人颁奖仪式活动,现场有来自福州、厦门、漳州等地的15个节目在中山路步行街进行展演,内容丰富多彩,泉州地区演出原创歌曲金奖作品《刺桐》和原创歌曲《望》,其中,《刺桐》由原创音乐人张波作词、作曲并演唱,陈桂敏穿插南音、戏曲念白,结合申继科手鼓以及吉他、琵琶等乐器演奏,将闽南语民谣与泉州南音、梨园戏融合,具有浓厚闽南风,吸引许多观众驻足欣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