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宁强
如今的下党,水泥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矗立着一排排齐整的楼房,门前孩童嬉笑玩闹,老人围坐一团唠嗑,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景象。而在这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景象背后,也有一抹熟悉的“建行蓝”。
设立“劳动者港湾”村口驿站,服务广大村民;选派驻村干部,暖心共建惠乡亲;组建公益联盟,为村民带去金融知识;邀请农业专家,科学指导农产品种植;抗“疫”有我,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确保金融服务不掉线……福建省宁德分行“劳动者港湾+党建”模式融合乡村振兴主题拓展,为寿宁县下党乡的“滴水穿石”发展路,提供专属助力。
港湾+驻点+共建 乡村更宜居
初春,正是茶叶生长的旺季,拖拉机沿着下党乡杨溪头村公路,将一批批化肥运上茶园。早年,这一段盘山公路没有硬化,只要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修路,成了村民心中最大的心愿。为此,建行宁德分行委派彭振强来到下党乡杨溪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村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修路难题。
除了派驻党员深入下党支持攻坚,福建省分行依托建行宁德分行“劳动者港湾”公益品牌,探索了一系列“劳动者港湾+党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开展以“难忘下党·惠行蓝途”为主题的党委中心组“联学共建”活动,打造“福建省分行党性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积分圆梦·微公益”劳动者港湾活动,捐建“爱心音乐教室”,组织服务老年客户“金融知识下乡”等一系列劳动者港湾主题活动。
路通了,村美了,下党乡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建行“劳动者港湾+”模式为美丽下党注入了新的活力。
港湾+助农+战“疫” 有温度的服务
“以前只知道这里可以取钱、充话费,现在还可以听讲座!”在下党乡村口的“劳动者港湾”是建行宁德分行打造的乡村振兴特色港湾,村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查询、交电费,还可以共享到充电、喝水、热饭、听讲座等惠民服务。2019年,建行宁德分行开展金智惠民“劳动者港湾+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期间,邀请农林大学教授戴永务为村民授课,为下党乡带去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时,以下党乡“劳动者港湾”服务点为平台,针对下党乡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等痛点,建行宁德分行通过对接建行生活“山海闽东馆”、扶贫爱心购、网点助销等方式帮助下党乡村民卖货,掀起了3小时助销下党土豆1.75吨、公益带货下党年货礼包破万件等消费扶贫热潮。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宁德寿宁支行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市分行防疫工作部署。向全体青年员工发出“战疫有我 不负青春”的倡议书,以寿宁县营业网点及下党乡“劳动者港湾”农村金融服务点为主阵地,对内牢筑疫情防控线,科学防疫消杀,营造放心环境,对外快速响应广大村民金融需求,保证金融服务不掉线。积极参与社会防疫工作,协助下党乡开展疫情防控入户排查,为村民送去“劳动者港湾”专属口罩。同时,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给下党乡带去有温度的港湾服务。
港湾+学堂 送“惠”到村口
2019年,依托建行“劳动者港湾+金智惠民”平台的赋能,福建分行暑期下乡实践活动走进下党乡。宁德分行优秀青年党员为下党乡村民带去了反诈金融知识讲座,暑期实践大学生在“劳动者港湾”前为村民献上了“预防乡村诈骗”“三句半”的精彩表演。
“叔叔,你这个血压有点低,平常蹲久了站起来是不是会头晕?”来自福建医科大学的研一学生许振国关切地问着眼前这位光着臂膀的农村叔叔。作为一名医大学生,许振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以“金融支农”的方式来到农村。“说心里话,我开始是被家人‘抓壮丁’来的,以为就到建行玩玩。没想到建行是动真格的,是实实在在在做事。在下党劳动者港湾里还配备了血压仪、医疗箱,让我能用医学知识服务乡亲,我很开心!”谈起参加下乡实践活动,许振国如是说。
多年以来建行“劳动者港湾+”金智惠民学子下乡的活动模式被广泛运用到了宁德各个县域乡村,借助“劳动者港湾+”平台,通过捐书、宣讲、沙龙等方式联动社会力量,带着反哺乡村的热情,见证乡村的“蝶变新生”,用知识画笔添彩乡村振兴。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进乡村,建行宁德分行持续开展各类“劳动者港湾”系列金融知识、金融实践下乡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金融素养,全面提升乡村物质与精神发展水平,积极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劳动者港湾+乡村振兴”之路。
寻味下党的每一个场景,升腾着村民脱贫的喜悦。沿道而设的“幸福茶馆”“民宿”“餐馆”,微笑迎接着一批批游客;高山“扶贫定制茶园”绿意盎然,我们一起坐在村口的劳动者港湾,在党建的引领下,不断拓展服务的外延,为下党乡的乡村振兴之路贡献建行力量。
文明路上凯歌扬
——建行宁德分行文明单位创建小记
文明创建,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建行宁德分行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引领业务发展、推动经营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提高服务品质的重要载体,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促文明创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宁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全力支持和配合宁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塑造良好的建行品牌形象。
优化网点形象,规范窗口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涵盖柜面环境、功能布局、设施设备、员工管理、服务态度、现场管理、疫情防控等多项内容,统一文明用语、服务形象和服务流程;提升柜员服务技能,利用晨、夕会,组织柜面柜员开展柜面服务礼仪培训活动,推行柜面首问首办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公布投诉监督电话,设立意见簿,强化创建督查力度;推行系列便民服务,设立休息等候区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配备饮水机、复印机、便民箱等,新增科技体验自助服务区、智慧柜员机等便民服务设施,切实开展柜面增值服务活动,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服务。
组织志愿活动。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献爱心活动,结合行业特点,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进社区、“文明交通劝导,营造良好交通秩序”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文明安全出行”等,以“十小文明”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创建活动,如深入践行“三带一融合”公益志愿服务理念,第18次开展阳光助学活动,走进塔山爱心之家活动,号召“慈善一日捐”(合计募集善款3.3万元);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企业献血日”、“青春好‘食’光 低碳我先行”、植树等活动,实现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志愿者100%全覆盖注册,充分展现了青年员工的责任担当。大力培养员工文明行为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培塑“助他”文化,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爱心慰问、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点亮文明之光。通过多措并举开展各类创建工作,持续巩固和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果。
履行社会责任。常态化组织开展张富清学习活动,树立“张富清式”典型模范。努力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携手“党建共联,文明共创”,定期走访挂钩贫困户和“一助一”爱心助残挂钩帮扶贫困残疾人,了解他们家庭成员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等相关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通过帮扶助困,切实制定实施帮扶措施,彰显了国有银行的担当与情怀。打造特色文明实践站点,在全行28个网点“劳动者港湾”建成“爱心驿站”;打造“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在行动”“积分圆梦”等公益品牌,积极弘扬金融向上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