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专题 上一版   

南安 三十而立启新程 踔厉奋发干事业

中共南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现场(摄影/李想)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陈鑫炜 黄瑜鹏 陈瑞萍

12月19日,中共南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安市人民会堂举行,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大会听取和讨论了南安市委书记张桂森代表中共南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南安篇章》的报告,并审议通过关于该报告的决议;审议通过《中共南安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安实践的决定》。

大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面部署。大会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南安“5+6”图景变为实景、美景,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付诸行动、见于成效。

大会强调,“5”就是南安5大发展愿景,即“海丝先行先试新门户、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东南沿海智造业基地、绿色生态美丽新市域、文明和谐善治幸福城”;“6”就是6个独具南安特质的标志场景,即“智造南安、大美南安、活力南安、幸福南安、大爱南安、和谐南安”。“5+6”图景,既是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南安方案,也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南安答卷;既有展望南安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远景追求,也有着眼“十四五”时期的具体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把一个个目标化为作战图、路线图,把一个个图景变为实景、美景,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南安大地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模样。

2022年

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南安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多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中央、省委、泉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安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负重拼搏、砥砺前行,共同见证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5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0亿元。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科学有序。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快准严实细”处置应对突发疫情,预警、响应、处置等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城乡医疗救治体系无缝衔接,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好防控成果。

2.坚持逆势突围、动能转换,经济大盘稳中向好。积极对冲疫情影响,精准推出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聚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四大主导产业步履坚实,电子信息业加速释能,稳居全国工业百强第11位。攻坚推进“1+3”专项行动,创新实施“136”工作法、百项重点任务清单,超500亿元重点项目投资支撑固投两位数增长,超1300亿元招商引资积蓄发展动能,排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第21位。

3.坚持内外兼修、有机更新,城乡品质优化提升。高质量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三区三线”,10个重点片区更新梯次铺开,202个城乡品质提升项目渐展颜值,一批口袋公园、山水漫道、街心绿地串点成景,城镇化率提高至65%,上榜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35位,水头入选全国百强镇。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两溪一湾”工程加速延展,文明创城巩固提升,荣获全省首个奥运冠军之城、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4.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迸发涌动。国企改革、项目审批、土地全链条管理、工程招投标、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频频破题,2家国企信用评级达2A+。“局长走流程”活动走深走实,政务服务、窗口效能提速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突破19万家。高规格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系列活动,获中央台办和省委高度肯定。成立商协会互动发展促进会,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加速融合。

5.坚持倾心投入、回应期待,民生福祉增进升温。各项民生实事兑现承诺,社会保障网络体系织密织牢。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成效显现,强师惠师八条措施让教师更受尊崇,“双减”政策让学生轻装上阵,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8所,新增优质学位超万个。市医院新院区、昌财医院等健康新地标即将竣工,县域就诊率明显提升。华侨精神广为传颂,侨捐资金连续29年超亿元。“大爱南安·慈善有我”星火燎原,慈善认捐累计超90亿元。

6.坚持从严治党、改进作风,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建+”邻里中心有序铺开,串起党群连心网、近邻服务网。推出“优才卡”,建设大型人才社区,人才吸引力稳步提升。

2023年

三十而立,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南安撤县建市30周年。大会指出,三十而立正青春,当前南安正处在一个人和业兴、力争上游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如何赢得区域竞争新优势、激发爱拼会赢新斗志、展现县域发展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南安担当,是必须深入思考和作答的时代命题。具体地讲就是:

第一,如何赢得区域竞争新优势?南安地处泉州、厦门两大中心城市之间,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随着“双循环”“一带一路”、闽西南协同发展、厦漳泉同城化等战略叠加实施,加上一南一北“双交通时代”即将到来,天时地利人和正加速向南安汇聚,南安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第二,如何激发爱拼会赢新斗志?改革开放特别是撤县建市30年来,南安人以“爱拼才会赢、输人不输阵、输赢笑笑”的精神特质,演绎了诸多“无中生有”的传奇与精彩,拼出了全国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实力与地位,各级各界、海内海外殷切期盼、寄予厚望,看好南安、选择南安成为共识和行动。南安必须重整行装再出发,践行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要求,以爱国爱乡的情怀、争创一流的斗志、干事创业的激情争取主动、赢得未来。

第三,如何展现县域发展新作为?迈入“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拼经济将是明年发展主旋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加强财政、金融、产业、科技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南安必须扛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担当,加快数字化转型,做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篇文章”,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深耕“1+3”专项行动,比拼“项目奋战年”,为全省、泉州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大会基于对南安区域优势、发展使命和未来趋势的分析研判,明确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并提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大会强调,2023年要突出抓好“五个聚”工作任务:1.聚力“双道拓维”,链式思维筑强基本盘、风投思维抢占新赛道、赋能思维构建生态圈,塑造体形更优、体质更强的产业体系;2.聚势“一市三城”,塑优空间形态、畅通路网动态、活化城市文态、厚植绿色生态,构筑协调发展、融合并进的城市格局;3.聚美“乡村振兴”,做强乡村产业、建设和美乡村、促进强村富民,奋进宜居宜业、和美和谐的美好向往;4.聚合“内外循环”,拓展双向开放平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南台融合发展,开拓对内联结、对外开放的发展空间;5.聚心“26℃之城”,发展优质教育、守护群众健康、传递小城大爱、强化社会治理,创造共建共治、共富共享的品质生活。

“力量源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在新的赶考路上,只要海内外600万南安人握指成拳、勠力同心,我们就一定能够重塑南安新优势、激发南安新斗志、展现南安新作为!”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泉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三十而立启新程,踔厉奋发干事业,勇毅前行向未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南安篇章而团结奋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