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邱一漫
为进一步推进创城创卫工作常态化管理,贯彻落实《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标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泉州市城市管理局考评中心全面加强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综合考评,11月考评成绩已放榜。
记者获悉,11月,泉州中心城区共抽评76个社区、76条主次干道、26个集贸市场、10个便民市场、68条内沟河、8条江岸带、82座公厕、60条道路绿化、20个街旁广场、62个住宅小区、223个二次供水单位,发现问题7519处。从考评总体情况看,随着部分区域环卫一体化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成效逐步显现,各区考评综合成绩有所提升。
鲤城成绩进步明显,荣获第一
记者获悉,鲤城区本月综合成绩进步明显,位列全市第一。其中,江南片区环卫一体化与古城片区已同步推进,作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在增设垃圾分类桶亭的同时,对部分重要街区及重点区域开展“撤桶行动”,并组织定时、定点收集生活垃圾,初见成效。丰泽区中心城区四个街道环卫一体化工作逐步推进,但速度缓慢,本月社区、物业小区、集贸市场等多个考评项目排名垫底。
洛江区考评成绩明显提升,但环卫一体化推进速度缓慢,目前仅双阳街道开始启动,且各个环节交接仍未完成,万安街道主次干道夜间保洁力度有所加强,但社区、公厕项目常态化保洁仍较为薄弱。泉港区物业小区、公厕、内沟河项目整治成效显著,但主次干道尤为薄弱,市容秩序督改力度薄弱。泉州开发区再次排名全市末位,多个考评项目均排名靠后,此前考评发现的问题大部分未得到有效整改,绿化带垃圾未清理、地面脏污、垃圾收集设施脏污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主次干道发现问题955处,社区各类问题1073处
主次干道项目中,共抽取76段主次干道进行全覆盖考评,发现问题955处。从总体情况看,各区成绩有所提升,但部分道路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和市容问题督改力度不足。例如,泉港区考评成绩位列全市末位,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足,多条道路“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保洁问题频现;泉州开发区主次干道绿化带内垃圾积存问题频现,保洁人员投入不足,常态化保洁工作长期滞后。
11月社区项目共抽评76个社区,围绕环境卫生、市容秩序、设施管理、“四害”防制、垃圾分类等五个方面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发现各类问题1073处。从考评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环卫清扫保洁仍然停留在社区主干道,对道路两侧延伸的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水沟、绿化带、空地等区域保洁力度明显不足,杂物乱堆放、废弃物未清理、饲养家禽等问题多发。
从城区受评的702个住宅小区中抽取62个,对其基本服务制度、市容秩序管理、环境卫生保洁、垃圾分类等情况开展考评,共发现问题883处,大多数小区仅停留在小区内公共区域的保洁,对其周边商铺、小区出入口、天台、楼道等区域重视不够,存在管理盲区,在杂物堆放、商铺“门前三包”落实、车辆停放、绿化带管养、公共设施养护、垃圾分类等方面管理仍较为薄弱。
公厕低分段数量减少
对60段道路绿化精细化考评
公厕考评中,90分段11座,80分段35座,70分段25座,60分段9座,60分以下2座。相比上月,90分段公厕数量有所增加,低分段公厕数量有所减少,总体成绩有所提升,但在精细化管理上仍有不足。对中心城区26座集贸市场及其周边(50米范围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情况开展考评,共发现问题435处,同时,对城区10座便民农贸市场管理情况开展巡查,共发现问题91处,部分市场出入口未公示当天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猪肉摊未公示当日检验检疫证等问题普遍。
道路绿化管养专项考评情况,抽取中心城区60段道路绿化开展精细化考评,发现1303处问题。部分单位对道路绿化管养重视不够,现场养护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个别道路绿化和街旁绿地仍存在较多问题,群众踩踏绿地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
此外,对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及水质检测情况进行专项考评,共抽评二次供水单位223个、发现问题939处,主要集中于部分二次供水单位未定期做好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及水质检测,管理人员相关业务不熟等问题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