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篇

稀有国宝珍品首亮相厦门

“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厦门博物馆开箱,本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4月9日

海峡导报联合本报直播开箱现场

展出的珍贵文物

N海都记者 陈志坚 文/图

青铜鸠杖、青铜鸳鸯尊、蟠虺纹铜浴缶……12月25日早上10点,“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品在厦门博物馆正式开箱。所谓开箱,就是将这些跨越千里的国宝文物一件件拆开,放置在“点交桌”上仔细一一核对,然后拍照记录,确认之后才能进入展柜。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开启木箱,戴上手套,然后将文物原件小心翼翼地取出,放置在点交桌上,现场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大约一个小时,十余件稀有国宝珍品一一开箱,然后放上展柜。

布展分三大单元

展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

当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厦门博物馆一楼展厅,展厅的安检、进出通道都已设置好,一进展馆,硕大的“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指引牌很醒目。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展厅。

展厅很大,有几百平方米,走进展厅,一股浓重的历史气息迎面而来。记者看到,部分文物已上展架,随后有十余件本次展览珍品即将开箱点交。

展厅的布置也颇具历史气息,根据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主要青铜文化圈为主线构架展示内容,由三个主要内容单元和尾声构成。

第一单元“巴蜀并辉”,将以三星堆、金沙、马家木椁墓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放在长江流域的视野下去解读,诠释巴蜀文明的神奇与独特。

第二单元“群雄竞华”,以湘江流域商代的玉器、铜铙等青铜乐器和越式青铜器为代表,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明的形成及面貌;此外,用精美的青铜器、漆器、原始瓷器等,展示两周时期崇巫祀神的奇谲浪漫楚风和善舟尚武的吴越先民之面貌。

第三单元“多元一体”,将中原地区与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和长江流域各区域的青铜文化圈进行对比,诠释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和长江、中原两个区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尾声部分“天下归一”,以秦并巴蜀,为“王业之基”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继而灭楚、灭六国,统一天下,使延绵千年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随之融入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之中。

本次展览讲解员告诉记者,展馆展览路线图也根据这样的主线设置,“就像一江长江水,环绕曲折,展览也根据这样的主线布置”。

十余件珍品依次开箱 5万人在线看直播

当天上午10点整,本次展览开箱正式开始。几个身着工作服的师傅手持工具将放置在展馆内的文物箱一一打开,他们很谨慎细致,将展品放置在点交桌上,两名文物工作人员在点交台的聚光灯下,仔细核对,然后详细记录。“这些都是文物原件,所以要很谨慎,我们也要仔细核对哪里是否有划痕、损毁等问题,然后记录下来。”文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本次开箱,全程直播,两名展馆的工作人员轮番上阵进行讲解,本报也进行了转播。据了解,本次转播收看人数达到5万人。许多观众也在直播间进行提问:“虎钮铜钅享于是盛酒器吗?”“兽面纹铜铙有多少年历史?”……工作人员在直播中也一一进行了解答。

当本次展览的重要展品戴金面罩铜人头像、秦公镈等开箱亮相的时候,现场的人和直播间的观众不时惊呼,发出阵阵惊叹声。

下载“智慧海都”

APP互动

参与门票领取

本次展览于27日正式与市民见面,读者还可继续下载“智慧海都”APP互动参与门票领取,也可通过官方渠道进行购票。

昨天,在“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厅,所有展品悉数上展柜。虽然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但展厅内仍有部分市民前来观展。据了解,这些市民均是看到了本次展览的宣传前来,为的就是一睹这些国宝级文物的风采。本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4月9日,市民朋友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可安排好时间前往观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