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影像 上一版 下一版  

海上冬耕忙

连江万亩海带“播种”下海

官坞村万亩海带播种下海

长长的绳索牢牢“咬”住海带苗

正在海田劳作的工人们

准备下海挂养的海带苗

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 通讯员 孙兴威 吴其法 文/图)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海带“播种”期。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了连江海带“播种”人的热情,他们抢抓农时,起早贪黑,驾驶渔船在海面来回穿梭,奏响一曲动人的耕海牧歌。

2022年12月30日上午,在连江筱埕镇官坞村,几十个临时搭起的塑料帐篷沿着海边码头依次排列,工人正在帐篷内忙着夹苗。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往来穿梭运送海带苗。

夹苗现场,工人将一条条直径约2厘米、长4.5米的绳子每隔5厘米处掰开,再把一棵棵30厘米长的海带苗夹到绳索上,合上绳子后,海带苗便被绳子牢牢地“咬”住。

每年元旦前后,是连江沿海种植海带最忙的时节。“我们一般每天早上3点起床,先开船到海上,将一个月前暂养在海里的海带苗采摘回来,然后在岸边帐篷里分苗、夹苗。”工人告诉记者,夹好后,他们再将海带苗运到海田里挂养,这一过程大约持续10天。

近年来,官坞村自主研发的“黄官一号”和“闽优一号”海带苗亩产量可达25吨到30吨,可视加工需要,从每年3月到6月分批采收。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21年,连江县沿海渔民在黄岐湾、定海湾、罗源湾以及东洛岛、西洛岛附近海域养殖的“黄官一号”和“闽优一号”等优质海带苗接近10万亩,产值达20多亿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