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铺境是泉州古城明清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是一种地方崇拜与地方行政相互叠加的空间组织,铺境文化能从不同角度呈现泉州文化的内核、温度与精神,是古城特色文化的润土,蕴藏着古城的人间烟火。
然而,台盟泉州市委会认为,泉州铺境文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次大会递交了《关于进一步活化古城铺境文化的建议》,建议后申遗时代,泉州应当重视铺境文化在泉州古城保护开发扩容提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将铺境文化入编文化遗产 有序保护开发
台盟泉州市委会建议,泉州要尽快将铺境文化入编文化遗产名录,对大泉州铺境庙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和调研,梳理全市铺境庙及其相关民俗文化存续情况,制定泉州铺境文化保护开发实施细则,维护古城文化完整性、原真性。
古城6.41平方公里范围内铺境庙星罗棋布,因此,还要有序对铺境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建议依托“海丝城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将城南片区作为铺境文化活态保护开发的重点区域。遵循以城南各铺境庙为点,以相应古街古巷为线,以城南片区为面,最后辐射整个古城的原则,有序推进古城铺境文化保护开发。此外,江南新区也有丰富铺境文化遗存,建议将铺境文化展示纳入拟建设的江南海丝文化小镇规划,作为丰富“两圈”文化产品供给的典型。
在铺境庙神诞等传统节庆点,组织打城戏、木偶戏、布袋戏等优秀传统戏曲进铺境社区展演,让打城戏、布袋戏、木偶戏等重返舞台,将铺境庙神诞仪式和相关民俗活动纳入“沉浸式表演进街区”的范畴,并以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贴,向游客活态展示古城铺境文化。
设立铺境文化展示场所
推出旅游路线
同时,台盟泉州市委会建议擦亮古城铺境文化的品牌,设立铺境文化展示场所,利用新媒体技术动态展示古城铺境文化,并根据铺境庙不同节庆日,设定不同主题定期更换展示内容。可策划推出古城铺境文化旅游路线,结合铺境辖区内的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居民生活日常打造“活着的古城”城市文化旅游线路。此外,打造城南铺境文化IP,利用海丝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进行铺境文化宣传推介,提高古城铺境文化热度,擦亮铺境文化品牌。
此外,通过“铺境庙议事厅”形式,就古城保护政策宣传、辖区铺境庙宗教民俗活动等相关事宜进行沟通,让古城居民更深刻了解铺境文化价值,提高古城非遗保护的自信自觉。
“多措并举,在融合创新中对铺境文化进行保护开发,以期重现古城特有人间烟火,助力古城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真正实现古城保护开发‘见人见物见生活’。”台盟泉州市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