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专家:XBB在我国致病力没有明显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权威专家回答热点问题

N综合新京报、央视新闻

1月8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中疾控:去年8月1日以来监测到16例XBB本土关联病例

问:近期有报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XBB在有些国家已经成为优势毒株,在我国也检测到了该毒株。请问XBB致病力和毒性有变强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从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我们国家就一直开展着新冠病毒的监测工作。从全球的角度看,XBB系列变异株主要是在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流行。近期,XBB在流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子代亚分支XBB.1.5,这个进化分支在美国目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当中比例是比较多的,而且呈现一种增长的趋势。美国疾控中心也监测到了,预测在未来几周之内,XBB.1.5有可能会取代当前美国流行的BQ.1和BQ.1.1的流行优势,成为美国的优势流行株。截至2023年1月7日,全球已经在3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了XBB.1.5。我们国家监测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1日到现在,我们国家共监测到16例XBB本土关联病例,都是XBB.1进化分支。

从多项研究结果来看,XBB的进化分支较最开始发现的原始株和之前的关切变异株,像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几个早期发现的进化分支,它的免疫逃逸能力是明显增加的,这也导致了XBB在美国这些国家的传播优势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从现在的报道和研究来看,并没有观察到感染XBB系列变异株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增加,也就是说它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增加。

问:随着出入境管理政策的调整,公众担心奥密克戎变异株XBB会很快在中国传播。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专业角度的预判是什么?XBB是否会成为国内的主要流行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事实上,XBB系列子代变异株已经在很多国家有了,尤其是在美国,感染患者的占比明显增加。从XBB的全球流行来看,这个进化分支输入我国,并且引起关联病例的风险也是明显增加的。我们的监测数据也显示,从去年8月1日到去年12月31日,我们国家已经监测到了一些XBB的输入病例,同期我们也监测到了16例XBB的本土病例,从这些病例分布上来看都集中在去年的10月份,而在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的时候,本土病例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个趋势来看,XBB没有在我们国家造成传播的优势。

其实,我们国家的人群对奥密克戎无论是BA.5.2还是BF.7,还是XBB系列的变异株,普遍都是易感的。在本轮疫情初期的时候,BA.5.2和BF.7实际上在很多省份已经存在本土感染病例,这也导致了后续全国流行的BA.5.2和BF.7占据了绝对优势。近期,像大部分人感染了这两个毒株BA.5.2和BF.7以后,他在短期内会产生针对XBB系列变异株交叉保护的抗体,短期内对XBB的系列变异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个别人可能保护作用会持续6个月左右。所以,现阶段XBB是不会造成本土大规模流行的。

对国际上流行XBB系列变异株的国家新出现变异株流行态势、新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开展动态的监测,我国也针对性地建立应对流行的预案。在这里,我想提醒广大公众,尤其是近期从XBB流行国家入境的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如果身体有不舒服的,一定要及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必要的话,一定要进行就诊,为自己健康负责,为他人健康着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