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著名作家陈章武逝世

曾在海都报发表多篇散文,深得读者喜爱;与病魔抗争十多年,仍怀坚强与达观

N海都记者 宋晖

见习记者 吴雪薇

1月9日,著名作家、福建省作家协会原主席章武先生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81岁。他曾是福建高考“状元”,作文满分;他的散文作品《北京的色彩》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入选全国中学语文教材。他与《海都报》更是有着不浅之谊,多次应海都之邀或采访,或发表散文,深得读者喜爱。

作品曾入选全国语文教材

1942年,陈章武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到了高小,陈章武第一次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一名作家。

志愿军复员返乡的王老师,带给他们16部苏联小说,章武最难忘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立志要像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样生活,要成为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的作家。

初三时,他在福清县报上发表了诗歌处女作。在18岁高考前,他已公开发表作品100多篇。

高考时,陈章武成为全省文科“高考状元”,作文成绩满分,并收获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978年,他被调到福建省文联的《福建文艺》编辑部。他开始使用“章武”的笔名,意思是“推陈出新”。1984年,陈章武第一本散文集《海峡女神》出版,他正式圆了作家梦。他的散文《北京的色彩》还入选全国语文教材。

与海都结下深厚情谊

“每座山都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气神,每座山都有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风景。”《一个人和九十九座山》出版时,记者曾专访章武先生,章武先生开心地说:“人生征途要爬山无数,而那象征最后一座山的‘第一百座山’正是我们自己。把此书出版,我算已征服了自己。”而在此过程中也是他与癌症病魔斗争的过程。

陈章武对文学的事格外慷慨、在意,海都报与福建文学院组织“作者寻找读者”的活动,他拄拐杖而来;海都邀他写写拐杖、助步器、轮椅的生活,他乐观地写来了《我梦见我的拐杖丢了》;海都报再邀他写一篇父亲母亲的散文,他很快又发邮件写来了《父爱如云 母爱如山》。每一篇稿件,往往在邮件中沟通七八封邮件,版面出来后,他还很谦逊地对海都编辑说:“谢谢你在编前对我的鼓励,版面处理得很漂亮,让我喜出望外。盼多赐教!”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