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股权投资”高回报?骗局!

兴业银行福州一网点成功堵截一起金融诈骗

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临近春节,金融诈骗再出“新套路”,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线上低投资高收益平台……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令人防不胜防,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近日,兴业银行福州台江支行营业网点成功堵截了一起金融投资诈骗。

1月4日下午,市民李先生来到该营业网点办理转账业务。理财经理范玉玲与大堂助理黄舒宁接待了李先生,并询问其是否认识转账收款方及转账用途。李先生却表示,自己“只是投资玩一玩”。

范经理察觉到异常,进一步了解发现,李先生正通过一款理财APP操作股权投资,且收益较高,涉及资金近20万元,提现利息达7万多元;而且,李先生还打算继续投入一笔4万元的资金。

出于对“股权投资”和“高收益”等词语的高度警觉,范经理立即查看了李先生的历史交易转账记录,结合该款理财APP的情况,发现收款方账户具有不同银行、不同户名等异常特性,疑似李先生遇到了金融诈骗。

范经理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并将此事上报支行领导。支行负责人黄行长与刘行长第一时间前往银行大堂了解情况。

警方到达现场后,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耐心地向李先生分析金融诈骗疑点,提醒其不要再向对方转账,而且要尽快将投资的资金提现。

“太谢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的提醒,我都没发现这是骗子的手段!”后知后觉的李先生对银行与警方的提醒和帮助,由衷地表示感谢。

随后,黄行长建议李先生积极配合警方做好笔录,将此事作为典型案例警示广大群众,以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提醒

远离超高收益平台

谨防金融投资诈骗

理财经理范经理告诉记者,典型的金融投资诈骗往往涉案人数多、金额大,前期以高额回报迷惑投资者,鼓动受害者向亲朋好友介绍加入投资。

判断投资平台是否诈骗,可以通过观察投资项目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低,收益率过高的理财产品极有可能是诈骗手段。若投资公司背景模糊,并承诺投资回报率“百分百”,则诈骗的可能性极大。

范经理提醒,市民投资前,要观察平台的背景、运营模式、风控能力等方面的可信度,远离超高收益平台;在发现疑似诈骗投资平台时,应及时报警,并告知亲朋好友不要上当受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