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将全面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统筹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罗丹凌 刘文辉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为了实现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我省将聚焦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创新竞争力、大力促进城乡区域共建共享、推动改革攻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维护安全稳定新局面等方面,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福建作为、谱写福建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教育

新增公办义务教育

学校学位5万个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广集团化办学,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改造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公办幼儿园150所,促进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5万个,缓解学区房、“择校热”等现象;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促进高中阶段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推进特殊教育全纳融合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

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实施高等教育十年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和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方案,促进内涵式发展,支持福耀科技大学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推动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完善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统筹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人才

完善薪酬、住房等

精准服务体系

支持福州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基地、厦门建设海峡两岸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基地、泉州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基地,鼓励各地探索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才平台,推动形成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造就更多特级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更加精准、更大规模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专业人才、青年人才。

强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新时代科技特派员机制,以6家省创新实验室为试点,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大科研经费管理、编制管理、人才交流等方面松绑力度。

强化人才环境营造,完善薪酬、住房、医疗、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精准服务体系,让人才心有所向、身有所归、业有所成。

收入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50万人以上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举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继续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建设零工市场,加大欠薪治理力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

落实落细“四大群体”增收计划,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全面“提低”、加快“扩中”、合理“调高”;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落实落细第三次分配制度安排,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保障

新增300个长者食堂

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培育银发经济,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优化孤寡老人与失能老人服务;加强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新增300个长者食堂、5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打造“福见康养”品牌。

积极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鼓励发展个人养老金,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促进政府定制型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积极做好社会救助,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尽快走出困境、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健康

加快“三医一张网”建设

着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水平,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把更多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继续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接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三个一批”项目,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着力加快“三医一张网”建设,加强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优化双向诊疗协同服务。着力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医改,加强闽派中医药特色方药挖掘、特色技术传承,培育壮大中医药特色专科,打响福建中医药品牌。着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